爱尚小说>军事历史>我和新世界>第三章 不同 第23节 军校和军队
刘遥丢下他的队伍,一个人回到了梅宅。今天的对抗训练确实打击到了他的信心。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军事训练,也对类似活动完全没有兴趣的人,他只能纸上谈兵地让他小小的队伍训练长枪刺击,可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如何增强他们的信心,实在是没有头绪。

晚饭前,梅家驹领着一身泥一身汗的孙壮和赵飞来到梅宅,敬礼报告说:“报告先生,我们跑步半个时辰后,又做了几次对抗训练。”

刘遥一把抓住梅家驹的手,问道:“结果如何?”

“凡是能够保持队形,一起出枪的,都会赢,至少损失比对手少。凡是不能一起出枪的,都会输。”梅家驹平静地回答道。

梅夫人给大家端来茶水。小伙子们看了一眼刘遥,见刘遥点了点头,端起来一口气喝光。梅夫人没有说什么,有给大家倒满了茶杯,远远退开去。

“长枪刺击不是万能的。就像今天这样,如果是实战,赵飞的打算就是拼着自己的性命不要,也要打乱你们阵脚,让他的战友可以进入你们的死角。”刘遥招呼三个小伙子坐下,缓缓分析起来。

“我很高兴你们后来又训练了多次。你们也会发现,只要同时出枪,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对手占不了便宜。当然我们的队列中也会有人倒下,而且是谁先倒下,大家都可以看到。首当其冲的人如果不先冲出去逼对方冲在前面的人变招,肯定会先倒下。”

三个小伙子都点了点头,孙壮说道:“今天就是这样。连最不会打架的贺老五都看得出来。”

“打仗就要死人。军队里动辄军棍动辄杀头,就是要让士兵害怕军规,比害怕死亡还要厉害。所以军人才能面对冲过来的刀枪一动不动,才能令行禁止。我说过了,我们这个是军校,我们不能杀头,那么你们就要多用军棍,要让士兵们害怕违规,害怕不听从命令。这不能只靠我,还要靠你们三个。”

三个小伙子再次点头,互相看了看。孙壮抬起头来说:“我没有想到这么多。我以为士兵就是苦练本领,练得比别人强,就会胜利。”

“胜利是很多东西凑在一起才能得到的。士兵当然要比对手强,但是同时也要令行禁止,要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还要有更好的武器,有更好的指挥,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取得胜利。”

“对!我们要有信心!也要让士兵们有信心。”梅家驹激动地说。

刘遥站起来,拍拍三个小军官的肩膀,轻声说道:“还有一件事情,你们也要跟士兵们说明白。军校和军队的区别还有一样:军校不管饭,不发粮饷,也没有军功让你们得到奖励,军队就不一样了,真正的军人,可以养家活口,可以建功立业,可以获得巨大的名声和财富。你们现在好好训练,将来有机会带很多的士兵,取得大的功勋。”

三个孩子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异口同声地问:“我们啥时候变成军队呢?”

刘遥笑笑,说道:“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最迟两年吧,我们就不得不真正的打仗了。我们变成军人,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看别人是不是让我们不得不变成军人。”

梅家两口子远远看着这四个人,没有说话。见四人说完了,梅夫人走过来摸了摸家驹的头,轻声说道:“先去冲个凉,再来吃饭。吃饱了,明天再好好训练。”

梅先卓过来揽着刘遥的肩说道:“走,咱两先喝点儿。”

象山湾旁的几座山丘都被推平,两个巨大的圆形建筑正在兴建,这是专为研究壳体提供能源支持而新建的核电站。

一个直径超过300米的六边形平台摆放在透明半球体正上方。平台的中间有一个直径50米的圆形空洞,露出球体的顶端。平台的六个角都有一根系绳连接着一艘50米长的银白色飞艇。飞艇并非系绳的终点。这些系绳绕过飞艇又向上延伸,消失在云层深处。如果让视线进入云层,可以看到系绳的尽头还是一艘同样尺寸的飞艇,那是下层飞艇的备份。

实际上只要3艘飞艇就可以承载平台的重量,12艏飞艇以多重冗余的慎重方式提供了平台的稳定保障。虽然现在平台直接放在了球体上,但是人们显然对球体的稳定性并不信任,底层6艘飞艇的系绳都紧绷着,只有上层飞艇的系绳松松的悬垂,没有受力。

平台是中国独享的,穿着各种服装的中国研究人员在平台上走来走去。尽管平台四周设有两层围栏,外层护栏更是高达两米,但研究人员腰上都系着安全带,防范洋面上的大风把人吹落。中国政府也一直在研究如何与壳体内部的四个现代人进行交流,与其它国家的思路不同,中国研究小组一直试图从壳体顶部向平台内部注入指向性的能量。两道大功率激光瞄准着壳体内的,随着景物的移动而移动:一道指向刘遥面前一米的地方,一道指向刘遥一家最初居住的梅家东厢房,从最初就没有移动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两道激光在壳体内一点也看不到痕迹。

秦司令站在平台上,手抚围栏看着远处的核反应堆工地,对身边的张卫说道:“所谓独自莫凭栏。你看我在这么热闹的环境里,还是觉得一片苍凉。”

张卫没想到从登机就一言不发的司令会说出这么特别的一句话,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秦司令笑笑,又低头说道:“我现在才算是知道,网络评选出来的第一流行语:最怕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不知道期待


状态提示:第三章 不同 第23节 军校和军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