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庶子谋国>第四十章 水清则无鱼

月轮之下,卫府中,卫玠与绿竹两人相伴在那院中。

这一夜的月亮,虽不如那夜中秋,可那皓月之光也是普洒大地。

卫玠坐在门廊下,低头想着事情。

而绿竹在他一旁,举头望月,随口问道:“三郎,近日公门里事情可多?”

“尚好。”卫玠答着话,突然问道,“绿竹,你可知如今姑苏城内哪里的灶具最多?”

绿竹听罢便答道:“家家户户都有灶具,三郎问这个做什么?”

卫玠回道:“我想做顿饭,请他人吃。”

绿竹又问:“三郎,要请几人?”

卫玠笑道:“怕是有数万人之众。”

“三郎在胡说吧。”绿竹听罢,嗔道,“如此多的人,怕是将全城的灶具都弄来,也做不了这顿饭。”

卫玠点点头后,又问道:“那我一定要做这顿饭,绿竹可有办法?”

“三郎为难奴家了。”绿竹皱着眉头,“这么大的饭席,我可做不成。”

卫玠听罢,便不再问了。

这一夜风平浪静,城中无一人家出了祸事,那些盗匪似乎都销声匿迹了。

之后数日,亦是如此。

只是天下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整夜的巡查,将一众城防营的军士折腾的疲惫不堪,如此便引来了许多抱怨。这怨声一起,将士难免懈怠,便又出了纰漏,城中匪患又起。

这一日,卫玠拿着文书去二堂寻萧璟。

到了堂外,便听到里头的议事声。

他停住身在外听了会,便听出了事情的原委。

那日议事之时,他便察觉到了萧璟那般安排的错处。

只是萧璟既是一州之长,又是他的尊长,他不好当着众人的面指出那错处。

而如今这弊端,终于显现了出来。

在堂外侯了一会,卫玠便见那庞参军走了出来,他一脸的不快,显然是方才话不投机了。卫玠对着此人拱手一礼,可庞勋却无视于他,如此倒惹出了一阵尴尬。

待庞勋走后,卫玠便进了二堂。

堂中只有萧璟与李翊在,萧璟坐在那,扶着额头,正在烦恼着。

李翊见他进来,便走过来问道:“三郎,所为何事?”

“是这发粮文书,请先生拿与使君一观。”卫玠说着,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来。

李翊接过去,点点头,没说其他,返身走了回去。

“使君。”李翊说道,“这文书,还请你先瞧一瞧。”

萧璟听罢,便抬起头,将文书接了过来。看过后,他点头道:”就按着上面写的办。”说完,他又将文书递还了过来。

李翊接过去,就转身将文书又送回了卫玠手上。

卫玠接过后,却未走,萧璟见了就问道:“三郎,还有别的事吗?”

卫玠听了,回道:“使君,可是在为城中匪事烦恼?”

“正是如此。”萧璟未言,李翊帮着答道,“三郎如此问,可是有了对策?”

他这么一问,让萧璟的精神为之一振。他也觉着是如此,便说道:“三郎既有良策,就请速速说来,也好解了我的烦愁。”

“在下当不得使君一个请字。”卫玠笑道,“只是有些想法,既然使君愿听,那在下便说与使君听。”

之后,他思虑片刻后,又道:“天下诸事皆是有因有果,如今城中生匪非是偶然,实乃有因,这才有果。”

萧璟随即问道:“这因是何因?”

卫玠答道:“这因嘛,便在这文书上。”说着,他举起了手中的文书。

萧璟略一思索,便知他何指:“三郎是说,这些盗匪是随着这些灾民而来的?”

“正是如此。”卫玠肯定道,“如今江北的灾民蜂拥而入,将姑苏城内的这池水给搅混了,自然就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他说完,萧璟便点头道:“确是如此。”

与此同时,一旁的李翊也说道:“三郎既然已经识出了其中的原委,那可有方略?”

“谈不上方略,只是有些想法而已。”卫玠笑道。

萧璟听罢,便苦笑道:“三郎既然有了主意,还是速速说出来吧,也免得我等痴人继续遭那份罪。”

他这话一出,卫玠便不敢再托大。

“使君既然已知事因,那要想解决此事,还得从这因着手。”卫玠说道,“正如那日庞参军所言,这些盗匪日散夜聚,混于灾民之中。想要制住他们,首先就得从这灾民下手。使君可使些手段,将城内的灾民迁到城外,如此浑水变清水,这池里的鱼就无处可藏了。”

萧璟听了,连连点头。可是之后,他心中又起了疑惑:“只是城内灾民如此多,有何办法可使他们尽出城去,又不引起贼人的注意?”

李翊闻言,笑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三郎如此说了,定然他是有办法的,使君问他便可。”

“不敢劳使君相问,卫玠这便说与使君。”未等萧璟开口问,卫玠便道,“在下先前就有言,灾民来此只为粮食。如今使君想请这些灾民出城,只需在城外设一饭席,便可让这些灾民自行前往。”

“如此,确实可行。”萧璟说着,复又皱眉道,“只是如此多的人,恐怕城内没有那么多的炊具。”

卫玠随后说道:“炊具虽无,可城内百姓家中多有大缸,使君让人借来,便可将这饭席做成。”

听了他这话,萧璟茅塞顿开,连连顿首。

一旁的李翊在此时,突然问道:“三郎,若是那些盗匪跟着灾民出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 水清则无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