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坦克启示录>第九百五十二章 埋伏与反埋伏

“……”没有人因此欢呼,没有人因此兴奋,有的只是呆滞的目光,目送着德军保持着阵型,渐渐离开他们的射程。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没有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虽然大体上能猜出是大部队那边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前几分钟还保持着相对焦灼状态的他们,怎么也不能让人能联想的到此时能够有什么明显的战果。

但是德军撤退却是一件不容争辩的事实,而从此能理解到的,除了获胜之外,貌似已经没有其他可能性了。而就在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不少人才发出了迟来一步的欢呼之声。可能是在欢呼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可能也是在庆幸自己那被打破的悲惨命运,也可能是种种其他的事情,总而言之,在今天的战斗之中,他们是最不容易的。或许历史书不会记载他们的风光战绩,但是在他们自己的心中,他们早已成为了永恒的英雄……

而能让德军在胜利边缘撤退的,的确也是苏军大部队所进行的突破,但是也正如他们所想,如果只靠大部队自身来进行反击的话,那么这个时刻至少还要向后面拖一个小时,而这个一个小时早够德军将这些苏军战士来来回回杀个两三遍了。

而能帮助大部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快速逆转战局的,自然也就只有安德烈的217小队了。而此时也是他们在娜塔莉亚的命令之下,和友军断开联系一个小时之后,首次和友军进行的接触——他们出现在了德军的侧翼,对他们进行了猛烈的打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娜塔莉亚他们出现之前,德军就已经加快了撤退的步伐,所以他们的打击只不过是一道催化剂罢了,真正反转战局的是他们和德军豹式装甲小队的博弈,正是击败了那只豹式小队,娜塔莉亚才能在全面获胜的情况下,拿下这场战斗。

这话又要从半个小时之前开始说了,那个时候安德烈他们刚刚击溃遭遇战之中遇到的三辆豹式中型坦克不久,正在沿着安东所制定的路线进行追击。他们所计划的是继续击毁两到三辆豹式,那样就可以对其的战斗力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剩下的战斗也就比较简单了。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期盼和德军的遭遇战,未免有些太过于愚昧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潜伏在苏军大部队周边,等待豹式小队主动现身。但是对面负责指挥这只装甲小队的也不是个傻子指挥官,在这种战斗力已经居于劣势的情况下,继续主动出击明显是风险过大的行为,而且此时相比起德军,着急的明显是苏军这一边,所以期盼于这种事情也是头脑聪明的娜塔莉亚所不会去做的事情。

但是呢,安东所制定的路线其实早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其这条路径的终点竟然是德军的驻地!

如果稍稍进行分析的话,就能看的出来,此时德军已经和苏军一样,用出了全部的实力,那么他们的驻地当时是极为空虚的,此时对其进行袭击是在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呢,安德烈他们的手里只有八辆战车,没有步兵配合,在破坏能力方面,自然就是要欠缺一些了。

而且,在袭击德军驻地的时候,娜塔莉亚她们还要极为小心豹式小队的偷袭,虽然其已经算是伤筋动骨了,可是牙齿却依然尖锐,要是娜塔莉亚稍有不注意的话,还是会被其咬下一大口肉来,这就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方法了。

可是呢,在217小队里面,不管是谁都对这个战术有着极大的信心。即使是一直和安东作对的安德烈,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这可是极为少见的情景。而在和友军部队断开联系的这段时间里面,夏冰依靠着从安东那里获取到的路线,精准无误的带领着小队从苏德两军乱战的边缘地带直接穿行而过,直捣黄龙的奔向了德军的驻地。一路上过于顺利的进展,却也没能让小队成员们放松警惕,反而是因为下面的战斗而提起了更多的精神,而且这里面也没有娜塔莉亚的提醒,而是小队成员们自发的体现。

而下面,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诱饵战术了。娜塔莉亚命令安东和贝拉的su-100以及is-2进行远程火力打击,从而吸引德军的豹式坦克进行回防,其他坦克则待命准备对其下手。

事实上,诱饵战术一开始并不算顺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安德烈他们所给与的火力打击威力太小,德军那边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损失却不算大,也没有见到任何部队有回防的意思。

十分钟过去了,按照安东的推算,德军的豹式小队应该早就已经回到了驻地附近了,但是娜塔莉亚却人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躲藏于树林的他们,正在暗中等待那几辆豹式主动送上门来。不仅仅是鲍里斯这种急性子,娜塔莉亚感觉的到,此时就连沉着稳重的列奥尼德也是非常的激动,全体队员都在等待着这一个决定输赢的时刻!

或许是安东的估算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仅仅过了一会,三辆豹式坦克现身了,他们从驻地的另一端开进了阵地,准备开始对安德烈他们进行反击。而从望远镜里面,安德烈也能看的出来,这三辆坦克之中的其中一辆,后侧装甲明显有些变形,想来也就是那辆油箱受损的豹式了吧。

一边感叹于这辆豹式还没有将油料用光,娜塔莉亚一边让安东和贝拉的车组转而切换成穿甲弹,瞄准三辆进行防御的豹式坦克,毕竟比起破坏驻地本身,这几辆豹式中型坦克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

而就在这三辆豹式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二章 埋伏与反埋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