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西河风雨录>第七章 ,引诱(1)

引 诱

小野心里在想高岛,希望他找到史村和佐佐木的踪迹,可是此刻的高岛眼睛发绿,心火大盛,就像一只被掏去狼崽子的疯狼,恨不能把所有人吞到肚子里,时刻在准备咬人,大脑进入了疯狂状态,哪里有理智处理事情,自然就不可能找到史村和佐佐木的影子。

他先把木村叫来臭骂一顿,骂他训练的皇军都是饭桶,连李威的别动队都收拾不了,然后把皇协军的大队长,治安中队的中队长,警察局的局长找来拳打脚踢,限他们三天找到线索,要不统统滚蛋。他在心理认定:史村和佐佐木就是在李威手里,要他们重点查国民党。这样一来李威算是倒了大霉,一肚子苦没地方说。他确实率人袭击了先遣队,也的确抓到了人,可是都是些小鱼小虾,大鱼跑了,至于那两个人跑哪儿去了,他也是一头雾水。为了这事李威被乌专员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没打着狐狸惹一身臊,把鬼子的注意力引到他们这儿来了,弄得他们像逃难似的,吃口热乎饭都难。李威同样一肚子委屈,百口难辩。

那么,史村佐佐木他们到底被谁抓去了?

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史村和佐佐木落在了飞虎山的土匪手里,当然,这完全是个意外。

说起飞虎山的土匪,在西河一代赫赫有名,尤其是他们大当家的袁喜才——袁秀才,更是无人不知。国民党,小日本,八路军都对冀州地区的土匪出过重拳,很多土匪遭到了灭顶之灾,包括许多大股土匪,但是袁喜才主掌的飞虎山却安然无恙。是他们的人马众多,武器精良?否,飞虎山的全部人马不过百十来号人,这里的奥秘在哪谁也说不清。那么袁喜才善于周旋,八面玲珑?否,事实上,袁喜才与三方都为敌,处境最为凶险,三方都想消灭他,也都想收服他,但是谁也办不到。说到这,不得不说说袁喜才这个人。

袁喜才祖籍山东,生在官宦之家,父亲生前做个不大的官,为官正直,因为不肯和上司同流合污,揭发上司贪污赈灾款遭到陷害,屈死狱中。袁喜才母亲忍不下这口气,带着他们兄妹四处告状。对方就买凶杀人,连他最小的妹妹都没放过,那一年他才十七岁,正在学校读书。幸免于难的他听到噩耗后逃出了山东来到河北。当时又冻又饿,走到飞虎山下昏倒了,正巧碰到老寨主下山打猎救了他。孤儿的他就拜了老寨主为干爹,落草为寇了。三年后,他练成了一身本事,带着手下潜回了老家,将贪官全家杀得一个不剩,还放火烧了县政府,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整个山东,成了国民政府的第一大要案,可是也断了他的后退之路。老寨主死了之后,他成了大当家。由于他武都行,很快使飞虎山威名大震,如果不是他制定的入伙条件太苛刻,飞虎山早就不是现在的规模了,可能也早就成了靶子。

熟读史书的袁喜才太清楚了,任何强悍的土匪都无法和政府对抗,他们未来的路只有两条;要么被消灭,要么被收编,而这两条路他都不想走,那就只能低调做事。飞虎山之所以存在,和他们不大为恶,不事张扬有关。

那天他到骡马镇是为了搞军火,镇里的大车店老板是他的人。这些日子接连和绰号的飞雕土匪打了几仗,吃了不小的亏。论武艺,他的弟兄一个顶对方仨,可是飞雕和**的一个团长挂上了钩,他们不但弄来了重机枪,还有一门迫击炮。交锋时候,猛烈的火力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只好认负,这让他很是窝火。当他听说黑水潭**投水后的那批枪支有了消息,决定亲自弄个明白,如果搞到这批武器,就够山寨使用几年了,对付飞雕自然是小菜一碟。哪知道当他进了大车店,水还没喝上一口,就碰上李威摔领别动队袭击专家先遣团,史村和佐佐木又糊里糊涂地跑进大车店,撞到了他的枪口上。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可是只要不利于国民政府的事,赔本的买卖他也干。杀父之仇,毁家之恨让他永世难忘,他就毫不犹豫的藏起这两个人,连夜把他们送到山上。后来当他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已经视国民党为不共戴天,而八路军也不会收留他——因为林强找他入伙的时候,双方谈崩了,如果再干掉两个日本要人,鬼子绝不会罢休,他就要与三方为敌了。

飞虎山虽然牢固,不怕枪炮,可是挡不住鬼子飞机、毒气弹,再说也不能把路都堵死啊!但就这么放了,一来便宜了他们,二来传扬出去,让江湖人笑话,飞虎山的英名也会受损。袁喜才的感觉是捧着刺猬,扔了舍不得,捧着又扎手。经过两天的思考,他终于拿定了主义:卖了他们。八路军,国民党,日本人,谁出的价高卖给谁,他相信,这两个奇货不愁买家。只是这消息通过谁来散布却大费周折,即不能暴露是山寨得到这两个人,他说的话又有人信,而且其人本身在做这件事时没有危险,这样交易才能进行下去,最后让他想到了一个人:江湖术士刘百川。

刘百川这人算是西河一大景观,他既不是高官富甲,也没有什么门第,但是在西河,黑白两道都走得通。谁家遇到土匪绑票要找他,两伙土匪之间谈判也要找他,官府和土匪沟通还要找他。他本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凭这种本事,在西河很有声望,活得有滋有味,各方势力都不敢小看他。

凭高岛那木瓜似的脑袋,哪里想到事情会这样复杂,自然不可能


状态提示:第七章 ,引诱(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