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抗战之红色警戒>第489章 日苏要和谈
p>

为了这个,陆军和海军大吵了一次。此时虽然是海军当政组阁,但这样的舰队建造太消耗国力了。裕仁也曾犹豫,但当欧战爆发后,日本人骨子里的那种疯狂赌命的因子被这个消息集体激扬了出来。舰队的建设很快被批准了。[

就像孟享感觉抢劫上瘾一样,日本人更是从屡次的冒险赢得巨大收获,可以坐享其成,快速的改变国运,他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只要有先锋军在,我们就不成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主张北上者,虽然北上望,但因为各种原因,把先锋军当作了矛头指向。政治的博弈总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目标。

“还有苏俄人!”主张南下的一方终于抛出了他们观点。

此时日本和苏俄在谈判中越靠越近,他们似乎有了一个共同的仇敌——先锋军。

当苏俄估测到先锋军的军队加上预备役已经有三四百万的时候,他们更加沉不住气了。先锋军还占据了除去东北地区的整个北方。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远东地区面临的不但仅是日本人的关东军,并且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先锋军。

与日本人的扩张需求不合,先锋军随时可以拿外蒙来事情。

苏俄扶植起来的外蒙和日本人扶植起来的伪满一样,在国际上都是赞同的不多。但碍于两国的实力,也没有人轻易找麻烦。华夏更是积弱良久,只能空叹。但随着先锋军的崛起,这一切就呈现了一些变数。

即使先锋军的实力不足以和苏俄匹敌,背后也不乏有人支持,在外蒙问题上折腾一番,足以让苏俄焦头烂额。苏俄从先锋军在问题上的做法就知道了他们的态度绝对不友好了。

外蒙紧靠着西伯利亚铁路,苏俄自然不肯丢了这里,让人直接威胁到那条连接远东的大动脉。

没有了西伯利亚铁路,就不成能守住远东,甚至连西伯利亚都有些危险。

昔时若不是这条铁路还没有建成,日俄战争肯定是另一个结局。

日本人挑选的时机太好了,总是选择对方虚弱的时候,有种开了金手指的嫌疑。31年占据东北,也是给了刚从中原大战的泥潭中脱身世来,准备忙于南方大水灾的老蒋一个难题。日俄战争时期,也是在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完成的时候。

就连攻克东南亚,也是在二战英荷顾不上的时候。只是它算错了美国人的决心。东南亚没了主人,贪婪的美国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不过,日本人也算赚了一笔,从东南亚和华夏抢来的财富,除一部分交给了美国当呵护费外,其他的都留了下来。要否则,二战后他们哪能恢复的那么快?

各种技术,各种设备都是需要钱砸出来的,仅仅有人才也不敷。钱从哪里来,想想东南亚连接华夏和西方的海上通道数百年就知道财富积蓄了几多了。

这一次,机会摆在面前,日本人绝对不容时机错过,他们才选择了与苏俄妥协。

也正担忧先锋军的苏俄也是正中下怀,不过日本人和苏俄已经结了三十多年的冤仇了,岂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除的?再,具体怎么对先锋军还需要重新商讨,以后的战利品也需要提前有个分派方案。对日本人的企图,苏俄也有些料想,并持着赞同的意见。

“可以慢慢谈,多争取一些条件!”斯大林的指示很明确。时间还不着急,但总的标的目的是要与日本人和平了。

所谓的争取条件,疑是从未来对华夏和未来日本人可能南下几方面,来多争取一些好处。

苏俄幅员辽阔,石油什么的都不缺,但橡胶、咖啡、胡椒等热带和带作物却是缺乏。虽然橡胶已经可以合成了,但主要的还是靠天然橡胶。

这些工具巨大大都是需要进口,而生产这些原料的处所都已经被西方欧美国家占领了,视苏俄为仇敌的他们自然不会廉价供应。如果是日本人南下,这么大的热带资源地日本人自己也用不了,苏俄可以帮忙消化一部分。

这个日本人也早有预料,他们也知道一旦南下,与英法等国的关系恶化,这些热带作物的市场缩,就需要另求市场,苏俄的消费就是一大块。而日本人需要的是换取苏俄的石油以及其他紧缺的金属。

美国人的废旧钢铁紧缺,也使得日本人只能另想他法。东南亚只是资源地,他们没有大工业来支持日本人工业的进一步扩张,而与苏俄拉上线,也可以从这里下手。[

除资源外,在政治上,双方的合作疑也各有收获。

日本人可以用少量的军队挟制住先锋军,甚至能挑拨苏俄和先锋军,做到渔翁得利。接触了苏俄远东军队的压制,也能抽出军力来,应对未知的其他因素,好比美国。

同样的,如果可以减少日军的关东军方面的威胁,苏俄就可以集中力量应对先锋军。并且此时欧洲德国崛起,并逐步的包抄苏俄周边,未来一场大战也是免不了的。远东不成牵扯太多的精力,如果能去失落一个日本的心腹大患,远东要平稳许多。

同时,苏俄也考虑到先锋军会收复东北,也希望就此拖延时间,甚至从中得利。

各有各的算盘,孟享也不例外。

“热河一逼日本人,他们才会考虑对苏俄让步。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同时对上我们和苏俄。”孟享笑谈道,这一招敲山震虎让日本人真的有些着急了。同时南边的蛋糕的诱惑也吸引着日本人不克不及不加快行动。英国人被德国人压着一直狠揍。

英伦三岛的


状态提示:第489章 日苏要和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