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插了一会儿秧苗,刘娥怕他累着,便给他擦了擦汗水,柔声道:“今天就干到这里吧,别累着了。”

“不累!”赵恒一笑,还想再插一会儿。

“得了吧,就知道逞能!……受益还想让你给他讲故事呢,走罢!”刘娥拉了一下他的袖子,又对王应昌等人说道:“累了就停下啊!”

“知道了!”王应昌答应一声,继续与众人插着秧苗。

刘娥与赵恒出来,赵受益正坐在地上用小树枝画画,低着头,画的很是认真。

“画的什么呢?”赵恒低头一看,原来是画了三个“人”。

赵受益抬起头来看着赵恒,很认真地说道:“我画的父皇和大娘娘,还有我,在插秧。”

赵恒夸奖道:“嗯,受益画的真好看!……快起来吧!别坐在地上,太脏了。”

“嗯我要画完!”赵受益看了看刘娥,又在“刘娥”的脑袋上画了很多头发,高高的发髻都快和身子一样长了,可真是乌发如云啊!

刘娥蹲下来,看见他还在认真地给她往头发上画簪子,忍不住亲了一下他的小脸蛋,笑道:“受益画的真好,大娘娘好想把它收藏起来,天天看到它!……这样吧,我们去书房画,你画完了就可以送给大娘娘了!你说这样好不好?”

“好!大娘娘真聪明!”赵受益冲着刘娥一笑,然后飞快地瞥了一眼赵恒,嘀咕一句:“可比父皇聪明多了!”

“你说什么?”赵恒眉头一皱,瞪他一眼。

“呃,我说父皇也很聪明!”赵受益急忙改口。

“真是……都快成精了!快起来!”赵恒抓住他的胳膊,一下子就把他提溜了起来。

周怀政和寇珠几个随身侍女和内侍出来侍候他们,打了水都把脚洗了,穿上鞋子,一起来到御书房。

“周怀政,你在这里陪着受益画画,朕要休息一会儿。”赵恒给刘娥使了个眼色。

周怀政忙应了一声,赶紧给赵受益找纸,伺候这个小祖宗画画。

赵恒躺到了御榻上,刘娥过来躺在他身边,赵恒不由得叹息一声:“江淮、两浙一带今年又干旱,老是靠常平仓来救济也不是办法。什么时候也能像河东诸路一样,年年五谷丰登呢?”

刘娥提醒道:“恒,到了应该要推广占城稻的时候了!”

赵恒即位之初,占城国前来朝拜进贡,刘娥与占城国的公主颇为投契,相谈甚欢,当她得知占城国内有旱稻,生长期短,耐旱,而且不管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都可以种植,生命力十分顽强,便对赵恒说了,两个人于是商量着用珍宝换他们二十石(相当于二千四百宋斤)稻种,回来种植。

赵恒派遣使臣跟随占城国的公主从福州五虎山闽江口乘着大帆船历经十昼夜到达了占城,取回占城稻种之后,大部分便都留在福州当地,福建闽南泉州沿海一带的土地属于沙质土,这种土壤不适宜储存水分,一旦遇到干旱,那些生长期长的水稻就要欠收,赵恒便想把那里当作试验田。剩下的那一小部分稻种便拿回宫中,赵恒和刘娥两个人在玉宸殿亲自种植,观察了解它的情况,两个人试种成功之后,得出了种植之法,便开始让福建的人种植。

“南方多山,多是旱田,旱涝保收的水田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经过统计,全部加起来不过百分之三十,而要让那百分之七十的旱田也旱涝保收,就得改种旱稻。

我们这两个外行都能试种成功,可见占城稻十分易于推广,现在,经过十多年的种植,从福建取三万斛稻种应该没有问题,今年把这些稻种分给江南三路,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全国的百姓都可以吃上占城米了,就再也不用怕干旱了。”

“一次取三万斛?”赵恒眉毛一挑,继而又道:“如果按照一亩地用三升稻种,那么三万斛就可以种一百万亩,万一失败了,这可不是件小事情。”

刘娥道:“我算过了,就算这一百万亩种植失败,我们的常平仓也还可以让老百姓正常度日,富贵险中求,不是你说的么?要想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难题,就总得冒一次险试一试,其实也不算是冒险,只要我们贴出皇榜,让老百姓按照我们得出的方法种植,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好,我会让人去办这件事儿……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我可真是捡到宝了!”赵恒唇角勾起一抹微笑,将她搂在怀里,眼睛里充满**溺。

过了几日,经过周密的规划安排,赵恒下令从福建取来三万斛占城稻,分别赐给江淮和两浙的老百姓,同时还让江淮、两浙的转运使张贴出皇榜,将占城稻的栽培种植方法写在上面,让老百姓严格按照皇榜上的方法学着种植占城稻。

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笼固以稻秆,置此稻于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秆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熟如甲拆状,则布于净地,俟其萌与谷等,即用宽竹器贮之。于耕了平细田,停水深二寸许,布之。经三日决其水。至五日,视苗长二寸许,即复引水浸之一日,及可种莳。如淮南地稍寒,则酌其节候下种,至八月熟,是稻即旱稻也。

这一年,被后世视为中国推广国外进口耐旱水稻的元年。

刘娥和赵恒既忐忑又兴奋,如果一旦在江淮、两浙推广成功,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推广全天下,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用惧怕干旱了。

———


状态提示:第386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