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能来,老婆子高兴还来不及呢,”蒙氏连忙请清远方丈入了屋内。
清远方丈能够来拜访林家,真是莫大的荣幸。
当年,蒙氏和林简两人不合,一怒之下,回了江南的蒙家。
在蒙家蒙氏日子过的无聊,又不想改嫁,对于佛道只说也有所涉猎,只是尚未达到信徒的程度。
传闻释迦摩尼的前半生享尽了人世间的繁华,不知世上有忧愁二字。
后来,释迦摩尼见到人无论贫富高贵低贱,均不能摆脱生老病死之苦,心里有所触动,抛家弃子,转而追寻解救人生而痛苦的大道。
吃尽了人世间的苦楚,七年之后,释迦摩尼在恒河洗干净了身体,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悟道成佛。
后来释迦摩尼传授弟子五百人,宣扬人明白了苦难的来源,悟道修道之后,便能够不再轮回,承受轮回之苦,从而开创了佛学。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能够感受到世间的痛苦。
蒙氏生为江南蒙家的嫡女,自小被捧在手心上,即便是在世家之中,蒙家的地位也较为超然。
可是,后来,蒙家破败于战乱之际。
一代名门世族,变得伶仃起来,难以自保。
蒙氏不得不为了蒙家,嫁给了林老将军做继室,夫妻之间相差甚大。
虽然林老将军疼爱她,可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恩爱夫妻也并不长久,最终丢下她一个年纪不大的寡妇。
接着和继子不合,蒙氏一怒之下回到江南。
江南好,忆江南,再回江南,但已经不是她少女时代的江南了。
蒙氏无法排解的痛苦,促使她要为人生的无常找一个解释。
前扬后抑的生活,无法不让人总是追念逝去的好时光,害怕那即将到来的未来。
蒙氏在江南虽然尽力让自个过得开心,却无法释怀,她作为蒙家的女儿,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了这样的境地。
前世今生的因果,也许能够解释一二。
因此,有一阵子,蒙氏对于佛理非常感兴趣。
清远方丈已经找人了解了蒙氏的这些过往,虽然不是很详细,但也是足够了。
应对过这么多的信徒,他什么人的心思都能揣摩的清楚。
两人在厅堂里说了一会佛法,蒙氏非常高兴。
以前在江南的时,碍于许多限制,蒙氏听法也听得少。
难免心中存有不少疑问。
清远方丈说法理,声音抑扬顿挫,言语精妙,举例论证的详尽,但最后还是会留下不少似尽未尽之处。
既能解释得了蒙氏之前所不能理解之处,又引发出来了不少遐想。
蒙氏大喜。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不知不觉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麻姑和林大两人苦着脸,强忍住瞌睡陪着。
这些话,他们真是半点听不懂。
而一旁的小沙弥们都是一脸的崇敬,像是从这样的问答之中获益不少。
问答之间,蒙氏对于清远方丈的造诣之深有了感触,更加崇敬这位高僧了。
世人常常期望拥有更多的智慧。
他们能够忍受得了旁人比自个好看,比自个富有,比自个运气好,但却很难忍受旁人比自个聪慧。
君主尤其忌惮聪慧过人的臣子。
然而,对于专门修智慧的僧人,他们又非常的崇敬。
这都是因为,僧人断了尘念,享有的智慧为出世智慧。
蒙氏也不能免俗。
“得到了方丈的点拨,有如醍醐灌顶,老婆子真是荣幸之至。”
蒙氏表达了内心所想。
清远方丈此次前来,定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若是方丈开口,她便会捐出财物,以表诚心。
然而,清远方丈乃是不沾尘土的高僧,怎么会庸俗的说个钱字?
过了好大一会,才绕到了正题。
“老夫人可曾听闻宝塔寺舍利子丢失一事?”
“这个听孩子们说起过,”蒙氏也是一脸的可惜。
那些舍利子收入舍利塔中,她就说要去参拜一番,顺便捐些财物,没想到,这一段时日以来,家里出了太多的事情。
家里的孩子们对于僧尼道士都十分的反感,这件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后来,清远方丈当众将静安师太逐出佛门,蒙氏才想明白。
静安师太本是化身为尼混入佛门的恶魔,清远方丈不知情,被蒙蔽了也情有可原。
参拜之事一拖再拖。
舍利子就丢了。
难道说,清远方丈此次前来,是为了筹集款项,想法子赎回那些舍利子的?
蒙氏浮想联翩,连忙表态:“老婆子愿尽微薄之力,不知寺中可需捐献些银两?”
清远方丈摇了摇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老夫人有此心真是寺里的福分,舍利子被寻回,有指望了。”
蒙氏一听,还真是来化缘的了。
清远方丈亲自上门化缘,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蒙氏立即也双手合十,回道:“阿弥陀佛,老婆子这里存有一笔银两,乃是私财,愿献给寺内,以作追踪所需。”
清远方丈转动着手上的念珠,“实际上老衲来此地不是求财,乃是来求棺材。”
“!”
蒙氏睁大了眼睛。
麻姑和林大也立即不打瞌睡了。
这是怎么回事?
清远方丈苦笑着道:“寺内的舍利子被盗,归根结底在于长安城的怨气太重,怨气生成了妖气,妖气又依附在人身上,从而对佛骨起了觊觎之心。”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