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仙侠修真>闲唐>第16章 夜审

夜深沉的就好像一只怪兽,悄无声息的张着大嘴,等待着没有察觉的猎物钻进它的口中。(..首发)

灯火通明的县衙大牢阴森死寂,李闲、宁道务、张九龄还有平儿、芸娘就站在牢房里,看着古三月的尸身,沉痛的心情被一层阴云笼罩着。

没有人流泪,就是和古三月情同手足的张九龄也是如此。谁都知道此时此刻的泪水只是最没有用处的同情,古三月不需要,杨家小姐也不需要。

仵作已经验过尸,古三月确实是上吊自尽。他终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只是这选择是在有心人的促成下才做出的。

在张九龄探视过古三月后,卜南帆也来见过古三月,典狱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随后古三月便做出了现在这个让人痛心的抉择。

一切都起自卜南帆,但古三月的死绝不是终结,真正的凶手必需要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时间就在今晚。

“两位大人,卜南帆一干人已经带到,刺史大人,县令和县丞大人也都请来了,就等两位大人升堂。”那典狱在牢房外汇报道。

李闲长长吸一口气,猛地转身,却被一把坚定有力的手拉住了胳膊,是宁道务。

“老弟真的要搏这一把?”宁道务声音很平静。

李闲没有迟疑的道:“古兄不能白死,就算没有把握我也要搏上一搏!”

宁道务转身,迎向李闲坚定的目光,沉声道:“好,我老宁从来不让兄弟孤军奋战,咱们一起!”

李闲感激的点头,和宁道务就像踏上一去不回的征程一般,并肩走向灯火通明的县衙大堂。

大堂里,韶州刺史张弘雅慢慢喝口茶水,幽幽道:“深更半夜把本官唤醒,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大事啊?”张弘雅面容清癯,与张九龄有几分相像,只是颧骨略显瘦削,看起来很严厉的样子。他其实是张九龄的堂叔,唐时称从叔,张家祖籍范阳,世代为官,多世播迁才因做官而家于岭南。相比张九龄那官至新州索卢县丞的父亲,张弘雅可谓张家这一代最杰出的人才,是曲江县第一个进士,也是初唐岭南地区屈指可数的科举及第者之一。

“启禀大人,是牢房有个犯人自尽了,李县尉和宁县尉自作主张要重审那犯人的案子,大人若是不满意卑职这就让他们停下来。”年近半百的县令郑大人在一旁陪着笑,小心翼翼的看着张刺史的脸色。

“犯人自尽,哪个犯人呢?”张弘雅抬眼瞄了瞄站在堂下的卜南帆,出声问道。

“是杨家小姐qiáng_jiān失踪案的凶手古三月,”站在郑县令下手的王县丞赶忙回道:“刑部的复奏结果还没下来,古三月大概是知道难逃一死这才自尽的吧。”

“是吗?”张弘雅反问了一句。

郑县令忙道:“应该是的。”

张弘雅脸色突地一沉,声音转趋严厉的道:“什么叫应该是!你是这一县的父母官,若是断案全凭臆测那不知要冤杀多少百姓,还有你王大人,身为郑大人的僚佐,不知辅助上官处理政事,只知一味推诿塞责,你们二位若是再不加以改正,这四年一次的大考可别怪本官手下无情了!”

郑县令和王县丞脸色一变,赶忙争着道:“卑职知错了,以后一定改正,一定改正。”

张弘雅冷哼一声,不满的道:“还有你手下那两个县尉大人,这么晚把本官喊来,自己却迟迟不现身,我看他们这官怕是当到头了!”说着手中的茶杯狠狠往桌子上一撂,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有劳几位大人久等。”说话间,李闲和宁道务并肩走进大堂,身后紧跟着张九龄,至于平儿和芸娘却是在大堂外等候,三人一进来目光便狠狠锁定了卜南帆,这让站在卜南帆身后的胡七和小婢翠儿都有些心惊胆颤起来。

张弘雅的目光从张九龄身上一扫而过,冲李闲和宁道务道:“听说是你们两位大人要重审古三月案,是吗?”

“是,”宁道务正要说话,李闲抢先上前一步道:“是卑职发现此案有疑点,所以决定开堂重审。”

“李大人你这是闹什么儿戏!”郑县令忍不住怒道:“古三月的案子是你审的,判决是你断的,现在你又要重新推翻,你当这是小儿过家家呢,现在古三月已经伏法,你赶紧改主意还来得及!”

“是啊是啊,李大人就听郑大人的吧。”王县丞也跟着劝解。

这两人倒是真心不想李闲惹事,毕竟这个李县尉颇为能干,明法甲第出身,唐时的明法科,要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策,李闲律令格式无一不精,所以释褐也就是初任官就被吏部选为上县曲江县县尉,无论才学还是能力均是一时之选,郑王两人还指着他干些实事,为自己的考课增光添彩,当然不想他因为节外生枝惹来麻烦。

李闲也明白两位上官的心思,只是他主意已定,岂是几句话便能更改的,也不回答,只是望向神情峻厉的刺史张弘雅。

张弘雅等两人说完沉声道:“既然李大人的两位上官都发话了,依本官看这案子还是别审了吧。”

“不行!”李闲尚未表态,一把出奇愤怒的声音已经响起,张九龄迈步而出,直视张弘雅道:“明知犯人含冤而亡却不管不顾,莫非刺史大人也是个草菅人命的昏官不成!”

郑县令和王县丞一看蹦出来的是张九龄顿时都把耳朵扎起来当布袋,草民辱骂命官自是该打,可侄子骂叔叔,那就不在他们的职


状态提示:第16章 夜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