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奋斗在香江>第二百一十九章 汉字输入法
可以分成不同的部首、偏旁等文字基本构件,但是数量过多,远远不止26个,而且这些基本构件在组成汉字的时候,还有着位置、方位、朝向的变化。

因而,以文字构造为标准来分类归放和处理中文信息,困难重重。

一些激进的技术人员甚至借此鼓吹淘汰汉字。对于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华夏来讲,这个现象未免有些悲哀了。

在攻克这些难关的道路上,涌现了很多著名的华人,如朱邦复、倪光南、王选、王永民,等等,可以说,花费了十年多的心血,才逐步解决了这个难题。

做为重生者,凌世哲自然要缩短这个过程,好让华人有更多时间去关注操作系统、网络等其它方面的技术。

首先,凌世哲已经规划好了一套包含简体字和繁字体在内的编码方案——中华标准码,直接涵盖了原本时空当中的gb-2312和big5的内容。

随着pc电脑的强势普及,中华标准码必然会成为行业标准,直至官方标准。

其次,在输入法方面,凌世哲选择了简单易用的拼音输入法。

宝岛这里的基础教育是由注音符号教起的,繁体字便是注音输入法,而简体字则是汉字拼音输入法。

整个项目的工作量非常大,凌世哲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而且也没那个必要,他只规划出了一个总体框架,实现了开创性以及核心模块的功能,然后把研发小组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繁体字方面的工作,一组负责简体字方面的工作。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简体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就开始了简体字普及,但是当时的简体字标准并不完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起了一定的使用混乱。于是在1964年,大陆政府开始着手完善简体字标准的研究方案,但是后来由于特殊时期的影响,研究一度中断,直到特殊时期结束以后,大陆才恢复对简体字的完善性研究。到凌世哲穿越前,大陆的简体字方案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字形编排已经完全的成熟。

既然这套方案已经成熟,凌世哲就没有必要另外再整一个方案出来,直接把第五代简化字标准丢给了研究小组,让他们按照要求一个字一个字的填行了。

这些困难还只是智力方面的软件开销,硬件成本的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文字按照一定规则排序编码、并可以通过输入法的方式进行检索后,仍然不算万事大吉,计算机为了显示它们,还必须安排与之匹配的存储空间,包含英语26个基本字母的aii表,所需不多,但包含成千上万汉字的字库开销就大了。

好在苹果电脑买出是九针16*16的打印机,能够较为完美的打印出汉字来,但繁体字字库包含了将近一万个字,大致算下来,需要的存储空间达到了320k,这个成本是目前打印机还无法承受。

要知道pc现在使用的cpu还是8位,其最大寻址地址空间是64k,苹果公司现在热销的pc机型号,也只是搭载了48kb的内存。

见此情况,凌世哲只好再次披挂上阵,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把汉字字库所占用的空间降低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准,这才有了可以商用的可能。

因此从以上可以看出,原本的历史时空当中,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化道路是非常的曲折。

现在好了,凌世哲在起步阶段就高屋建瓴的设定好了方向和框架,虽然这增加了中文输入研发小组的工作量,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推出电脑中文输入法,但一旦完成,它将是全世界最完善的中文输入法标准。而且这套输入法还包含了完善的日本汉字输入标准,以及韩国汉字输入标准,至于日韩后世推出的漏洞百出的汉字编码标准,凌世哲给直接忽视了。

同时为了让这套编码成为东南亚的唯一标准,凌世哲还根据后世日文和韩文拼写习惯,另外搞出一套日韩文编码和输入法标准出来,至于日本和韩国历史上原来的那一套编码标准,也被他直接忽视了。

之所以那么搞,完全是为了满足凌世哲的恶趣味——盗版日本的游戏。历史上日本游戏在中国大陆非常的吃香,但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人看不懂日本的文字,因此民间诞生了大量的汉化翻译小组,由于翻译的工作量巨大,所以翻译后的中文版的日本游戏软体市面上非常的稀少。

现在好了,凌世哲编辑的这套统一了汉字、日文、韩文编码和输入的标准如果在日后成为统一的官方标准的话,那么日文与汉字之间的翻译将不再是问题,只需要一套软件就能轻松进行日文与汉字之间的互换,不管是简体还是繁体,都会非常的方便,而且还很节省大量的时间。

凌世哲搞这套编码标准,根本没考虑过国民政府与日韩政府是否会接受。在他看来你们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他就利用pc电脑来个硬件和操作系统,以及qq即时通讯软件的捆绑进行强推,当人们习惯了这套编码标准之后,他们的官方标准自然也就作废了。

当然你要翻译的精准无误,把文字背后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一般的白话文和口水话的翻译,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地方俚语除外,不是本地人谁也搞不懂),准确率基本能达到90,剩下的10需要编辑来审查做最后的修正。

朱邦复还是有些理想化了,在凌世哲看来,朱邦复没有遵守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相应的市场发展规律,这对务实的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九章 汉字输入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