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猜到了七八分。那边小梁妃只摇了摇头道:“就算现在没看上,只怕再见一面就要看上了,那日他宿在我的宫里,还问起了这姑娘,我只说我母亲已经看上了,向太后娘娘请旨,给了二叔家的儿子。”小梁妃说着,便把那天姜梓歆故意踩了一脚让刘七巧跌倒在花房的事情说了一遍,只开口道:“这姑娘的心计倒是一等一的,这种事情,若不是我心细,谁有能发现呢。”

梁夫人只蹙眉道:“这下遭了,你三弟已经有人家了,是许翰林家的姑娘,上个月刚及笄时候就定了下来,难不成让他悔婚不成。”

小梁妃只咬着唇,心想若是这样,她岂不是犯下了欺君之罪。可若是让梁家悔婚,那以梁老爷再朝中的面子,岂不是也丢尽了颜面。梁夫人见女儿愁眉不展,忽然就眉梢一挑,想了起来道:“不然就嫁给他吧。”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也是心中一跳,她方才也想到了这个人,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原来梁二爷还有一个嫡长子,是已故的梁二奶奶生的,从小脑子不好,一直都养在庄子里。如今新进门的梁二奶奶又生了儿子,自然不会去管原配留下来的傻儿子,所以那孩子如今算算已经是有二十岁了。

小梁妃进宫之后,虽然知道了面上与人为善,背地里不得不防的道理,但毕竟没做过几件伤天害理的事情。平常和宫里面那些老资格的妃子们在一起,面上看着也都是你敬着我,我敬着你的,连皇帝都夸她温柔小意,更比宠以前大梁妃还宠她。如今让她做这么一个打算,她倒是还有些游移了起来道:“母亲,真的要如此吗?她虽然有非分之想,终究也被我识破了。”

梁夫人想了想今日王妃的遭遇,只咬了咬牙道:“这不是你发善心的时候,等她过了门,你赏她金银玉石、锦衣华服,让她在我们梁家荣华富贵的一辈子,这都不打紧,只千万不能有机会让她再见着了皇帝,就不好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也只咬唇点了点头道:“如今我话已经说了出去,自然是不能收回的,幸好我当日没说是给了那位哥儿,不然到时不好讲了。”

梁夫人听小梁妃说了那姜梓歆的事情,早已经看出这姑娘必定也是个多事精,只笑着道:“前几年我上庄子上查账的时候,还见过你大哥哥,除了脑子不太好使以外,模样什么的也都齐全,况且说起来,他还是正儿八经梁府的嫡长子呢,就连你亲弟弟,那还是你娘在他后面才生出来的。”梁夫人心里早已经打定了注意,自然是容不得小梁妃再打退堂鼓的,只笑着道:“那姑娘既然那么聪明,我便配个傻子给她,也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齐全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总算也安心了下来,只是她原本只想把她嫁了,如今却要让她嫁个傻子,心里多少还觉得有些为姜梓歆可惜,但转念一想,若是不把这姜梓歆给妥善安置了,以后皇帝若是问起来,少不得自己还得承担一个欺君之罪,当时不值当了。

杜二老爷去御药房配好了药材,便急急忙忙就回了恭王府。宫里御用的金疮药是南海外番邦进贡的,效果也比杜家的那一味好上一点。这些药虽然都保存在御药房,但太医们从来不用这些药,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太后逢年过节用来赏给那些需要嘉奖的功勋人家。

杜二老爷为王妃换好了药,那边青梅已经药了药送了进来,几个小丫鬟合理将昏迷不醒的王妃稍微搀扶起来,拿着银勺慢慢的将药汁灌下去。索性王妃虽然重创昏迷,药倒还是吞咽了下去的。青梅一边喂药一边在哪儿抹泪道:“太太,你可早点醒过来啊,小少爷还指望着你醒了抱抱他,瞧瞧他呢。”

刘七巧看着眼里,心里也是尤为感动的,其实她知道,有时候病人处于的昏迷状态是不可自主状态,可以听见外面的声音和动静,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这个时候外界的影响对病人的求生意识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现在,如今王妃处于无意识昏迷状态,却可以听见青梅的话,那她肯定正在尝试如何醒过来。

眼看着天色不早,杜若送杜二老爷出了青莲院。小厮在一旁背着药箱等着,杜二老爷回过头来,问杜若道:“你是不打算跟我回去了是吧?”其实杜二老爷也明白杜若的心思,如今王妃可是他半个丈母娘,对他和七巧又是恩重如山的,到现在还没苏醒过来,确实让人担忧。

杜若想了想,只点头道:“今儿还是不走了,一会儿让七巧带我去客房将就一晚上,若是晚上有个特殊情况,也好照应着。”

杜二老爷知道杜若是个实心思的孩子,只拍了怕他的肩膀道:“大郎,你这媳妇娶得不容易,二叔都替你感叹了。”

杜若低眉一笑,脸上微微泛红,眸中却是难有的柔情蜜意:“我记得二叔小时候娶姨娘回来的时候教过我一句话,只要能抱得美人归,刀山火海下油锅那又如何,我这样,岂不都是跟二叔你学的。”

杜二老爷急忙清了清嗓子,捋了捋山羊胡子,还带着那么些得意洋洋道:“这话可不能让你老爹听见了,不然他又要说我没把你教好了。”

杜若回了青莲院,又去房中看了一回王妃。刘七巧见他没跟着杜二老爷走,明知道他定然是抱着留下来观察的意思,可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你怎么没走呢?我们这满屋子的奴才,难道还照顾不好太太吗?”

杜若只腼腆一笑


状态提示:第140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