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挺起胸膛站排头>第二十章 :我们是强大而团结的

第二十章:我们是强大而团结的

大地震发生以来,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团结、是坚强、是互助,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正如一个报道所说:“自从‘5.12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中国人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以前所有的各种不满和牢骚都被抛弃到了一边,整个华夏大地现在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汶川之震,震碎国人之心。汶川之痛,伤及国人之情。眼泪已不能让我们忘怀那伤痛的时刻,多少脆弱的生命在华季般的绽放中消然而逝。那感人的瞬间,那痛心欲绝、泣不成声的哭喊声撕裂着国人之心,在默默祁求平安的时刻,伸出我们援助之手,带着伤心的泪水,带着真诚的祝福,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心向灾区。

5月20日,听说北川县城的道路被解放军抢通,大量居民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中,遇到我们总会不断地打听,‘哪里的路通了没有?’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总会自豪的告诉老乡们,通往县城哪里的路通了,哪里还有危险。因为这些打通的道路上,都留下的我们踏过的足迹。

尽管路通了,可是地震后的二次灾害仍然不容小觑,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极力劝说每一个返乡的老乡,告诉他们余震还不断,震区的各种情况还不是很稳定,希望他们能返回安置点,等待政府部门的下一步安排。

用老乡们的话说,就是,‘已经够麻烦政府了,相比那些地震中遇难的老乡,他们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不能再麻烦解放军同志和政府了,要让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的老乡甚至反过来担心起我们来,几位阿姨还操着四川方言心疼的问我们道:“小娃,多大呀?苦不苦?爸妈知道你们来灾区么?”

“22,不苦,不知道!”我们不假思索的干脆利落的脱口而出的回答道。

“小娃真会安慰我们,不苦才怪咧!知道你们部队纪律严,经常是报喜不报忧。可,这样的大灾难,多少年才遇到一回,像你们这样小的年纪哪一个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哪有这样风餐露宿、舍生忘死,不苦是假的。”阿姨们纷纷说起她们亲身体会到我们的境况起来。

“呵—呵—,这是我们职责。阿姨,这北川的灾情还没稳定,你们还是会安置点吧。”听了阿姨们的这一番话,心里却是有些不是滋味。确实,从地震开始到现在,我都没敢往家里打一个电话。一是怕亲人担心,二是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我,真不知道打给谁好。只能选择默默的把话埋在心里。然,职责所在,我们又必须履行好劝阻老乡们回家的念头。

可是,不论我们怎么劝说,已经踏上归途的老乡们,就是不愿意轻易再离开自己已经坍塌的家。有的甚至以自己动手生产自救起来,一位叔叔不停在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前,捡拾着从房子上散落的瓦片、砖块、木头等等;一位大爷不惧余震的危险,硬是钻进还在摇摇缓缓的家里,扶起倒在地上的衣柜、沙发,捡起锅、碗;一对夫妻已经从家里找出镰刀,正准备到自己地里收割麦子……。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许多媒体报道中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但,此刻我觉得这些回家生产自救的老乡们,比我们更可爱,更值得尊敬。

我们的劝说,已经无济于事。我们履行的是使命职责,而灾区的老乡们面临的是下一步如何生活的问题,如何重建家园的问题。他们不想给政府添麻烦、不想给解放军添麻烦、不想自己成为累赘、不想拖累在他们眼里还是娃娃的我们。

得知老乡的具体想法后,抗震指挥部做了一项决定:一部分官兵继续进城打通北川通往各个乡镇的道路,另一部分官兵帮助临时宿营地附近村庄的老乡们恢复重建和收割麦子。

说干就干,接到命令的我们被安排帮助老乡恢复重建和收割麦子,看着任家坪收费站路旁的地头间泛黄的叶丛中,挂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麦穗。经过挑选,会干农活的帮老乡收割麦子,不会干农活的都去帮老乡家抢修危房、捡拾家具物什。打小农村长大的我,自然被分配到收割麦子的行列。

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老乡们种满麦子的田间地头,拿起镰刀,战友们一个个激动地操起熟练的姿势,一把一把的将收割好的麦子摆放整齐。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什么叫做军民一家亲?握着沉甸甸的麦穗,你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军民鱼水情,淌满脸上的汗水告诉我们,这就是军民一家亲。

就在我们手握着镰刀,在向前之时。麦地里的一头,突然人声鼎沸起来,在好奇心的唆使下,我们驻足抬头朝那头望去。哟!还真是个不小的惊喜,原来我们的老将军和老首长也参与到了我们收割麦子的行列,怪不得会人声鼎沸起来。看老将军和老首长割麦子架势,一点都不输给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人,一看肯定也是农村出生的。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很快老乡的家的麦子,就被我抢收到了宿营地一旁的村庄的空地上。看着我们把一捆捆金黄的麦子送到自己的门前,无法表达谢意的老乡们,拉着战友们的手久久的不肯松开,只是一个劲儿的说道:“谢谢咯!谢谢咯!”

作为震中的受灾最严重的北川人民,看到政府和全国同胞这样无私奉献的支持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敬意的老乡们。只能用生产自救的方式,来回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我们是强大而团结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