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科幻未来>女配已到达战场>肾不够强的便宜儿子(十三)

金恒心中疑惑,飞快的赶回家,正巧见到村长和不少村民站在他家院子里,每个人都不是空手来的,一旁的孟婶收那些蔬菜鸡蛋还有布料等等抱了满怀,两人脚边的大木盆里也都是放的杂乱的各种食物。/p

“小恒来了,你可得好好孝敬你娘,你们一家都是我们的大恩人,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来找你石头叔。”/p

村长说了句保证的话,便带着村民一同走了。/p

金恒没时间分析为什么今天的村长竟然叫他的大名,而不是二蛋的叫他,他迫切想要知道今天村里人反常的原因。/p

金恒一问,纪宁便说了:“儿砸,之前我们布施的时候,你不是说如果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帮助更多的人吗?”/p

“所以?”/p

不知道为什么,金恒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p

“所以娘在你的提醒下,把山上的那棵沉香木告诉了村长。村长一大早就让人把树给挖出来,树根卖给木匠铺子,树枝卖给药铺,换了一百四十两,全部用来去镇上请先生修学堂,到时候村里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p

“什么?你把那么大一棵沉香树给卖了?”/p

“对啊,娘这是为你积德行善,再说我们之前已经得了二十两,有好事不能全部被我们占了,要不然村子里都过得苦哈哈的,就我们越来越有钱,说不定晚上就会有偷盗或者把你绑走逼娘交钱。娘是为了我们的安全,还能让村民都感激我们,这就叫目光长远。”/p

金恒再不同意,但事情已经这样了,他只能接受事实了,心中却是更加着急。/p

家里两个人就已经过得艰难,现在有四个人,其中两人还在读书,花的钱就更多了。/p

就在金恒要继续纠结怎么赚钱的时候,夫子来劝说他参加下半年的乡试,如果通过了,就是童生,有资格考秀才了。/p

金恒今年才八岁,记得男主当年考童生的时候大概是十岁,毕竟那个时候原主攒了一年多的钱,再加上借了点才能够让金恒开始读书,现在提前了两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过。/p

不过对此,纪宁还是很支持的,先考试也可以测试一下金恒的水平,如果过了更好,没过还能让他从中学到更多。/p

金恒和小石头在忙着考童生的时候,村长已经从镇上请来一个落魄秀才在村子里定居开学堂,请夫子的束修就从那一百四十两银子里出,送孩子来的村民只要负责给他们的孩子买笔墨纸砚和书。/p

相比起束修,砚台可以随意找个东西替代,毛笔也不是很贵还能自己做。/p

村子里自然有不少人送孩子去读书,不过还有些人家不同意送去读书,是因为他们家是女孩,觉得女孩读书长大了也是嫁到别人家,没必要读书。/p

对此,纪宁也只和村长说过读书的好处,让村长去劝说,毕竟她一介普通妇女可没有那个威信力和闲工夫召集大家或者一家家上门分析利弊。/p

转眼过去两年,纪宁和孟婶带着金恒、金柏二人在河边野炊,金恒和金柏二人坐在一旁比赛钓鱼。突然,金恒的鱼线动了一下,金恒面上一喜,却依旧稳住不动,而是手臂一抬开始收线。/p

然而就在那线越收越短,眼看着离岸边越来越近,不想突然间身后传来一道粗犷的男声:“老金媳妇,金恒中了,中了秀才,还是第一名!”/p

“呀!”/p

金恒急忙站起身,猛地抬手,却不料鱼儿听到吵闹声早就逃跑了,让他心生可惜。/p

那人气喘吁吁地跑近了,却见不管是纪宁还是金恒甚至另外两人面上都没有喜色,不由又说了一遍。/p

谁知金恒却是点点头:“看来没有发挥失常,就是不知道能得多少银子。”/p

去年金恒考童生的时候就是案首,本来村长要组织村里的人凑钱给他这个为村争光的案首作为奖励,只不过被金恒拒绝了。/p

这一回府试县里会给银子作为奖励,如果到时候再考中府试和院试第一名,可就是三元了,可以算在县令的政绩里。/p

而村子里以前连童生都没有过,更别说在他们眼中秀才更难,但金恒却能小小年纪就考中第一名,村子里的人自然喜不自胜。/p

因为村子里的人在村长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张罗着做一顿丰盛的开酒席庆祝,所以他们的这一趟野炊就此中断,最终以金恒和金柏各钓一条鱼成了平局告终。/p

一行人才下山,就见他们的院子被围的水泄不通,还没等他们走近,身边的汉子就大声喊了出来:“秀才公回来了!”/p

“秀才公回来了,我们快去沾沾喜气。”/p

“对对对,沾点喜气。”/p

金恒故作老成的脸色第一次破功,出现慌张惊恐,在那些妇女大妈的手快要摸到他的脸之前,忙躲在纪宁身后。/p

纪宁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挡在前方拦住那些人:“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是要道喜,但我家恒儿年纪还小,你们这样吓着他就不好了。”/p

那些人到底只是想要沾沾喜气,但骨子里其实对文人和有功名在身的人都有些惧怕,所以刚才不过是起哄的时候胆子大了些,到底没有哪个傻的想要真的吓到村子里唯一的秀才公。/p

村长见此也出来打圆场:“老金他媳妇说得对,不要吓着我们的秀才公,别忘了我们是来道喜的。”/p

“对对对,老金媳妇你别担心,我们是来道喜的,而且还决定在


状态提示:肾不够强的便宜儿子(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