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都市现代>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第四百六十五章 要致富先上

听起来好像很多一样,但是秀兰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她要做的事情就是,上午早点起来,煮几个鸡蛋,下一锅稀饭,定的奶热一下,谢琳琅夫妻两个还有她是吃菜和稀饭的,所以自己可以炒两个时蔬或者土豆丝这样的菜就行。

吃完之后,沈固和谢琳琅要上班,但是会把孩子送去上幼托班,她在家里收拾一下早饭的狼藉,再擦擦桌子拖拖地板,就可以休息一会,再出门去买菜,回来准备午饭,也只要准备两个菜一个汤就行。

晚上,谢琳琅基本是会自己给沈念琳做加餐的蛋羹肉汤之类的,秀兰只要做三个菜一个汤就行。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的时间其实还蛮多的。

秀兰和谢琳琅一家人也就磨合了几天,就顺利进入了工作状态。

秀,是真的帮助颇多。

最起码,谢琳琅并不感觉工作影响到生活节奏了。

现在每天送孩子上幼托班,自己再去工作,饭菜都有人做好,采买也每天都有人买记好账目,家里的卫生是比以前更细致更干净的,毕竟秀兰觉得五十块的工资太烧手了,不多做点什么根本就不好意思得很。

谢琳琅一开始劝了几次,让她不需要过于拘束,不过见说不动,只能随她去了。

毕竟自己还有工作要多费心。

比如说这个福利院的。

不知道是不是赵国标还寻思着放手一搏,找人要采访福利院和谢琳琅。

主要是旁敲侧击所谓的要捐赠的物资。

好在谢琳琅手头上有名单,对于记者问的问题,也游刃有余。

“捐赠都是真的,各位领导们真的很善良,委托我来置办这次的捐赠,我们捐赠的物资会包涵一千斤的粮食,还有”

“那领导们的节礼不是有肉吗?几百斤的肉难不成都变成了粮食?据我所知,本来节礼里面就有一些其他物资,不至于刚好就够买点米粮吧。”

不管哪个时代,记者们的重心还是在话题度上,用刁钻的角度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谢琳琅也不怂的:“啊,这个问题我能回答你,肉票和等价值的钱,这样孩子们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毕竟咱们四亚的天气和温度,你也清楚,要是一次性给了几百斤,孩子们是一下子吃完或者放馊了,都不合适,要是用钱票来捐赠,咱们的工作人员还能经常买到新鲜的肉,你说对吧,再说了,要是他们用肉票去指定的点采购,每次购买可以得到几根大骨,熬汤给孩子们多加个菜色,不是让这场捐赠更加细水长流,方方面面照顾么。”

末了,谢琳琅也不吝啬给领导们一顿夸赞,其中特别点名了几个比较小心眼的领导,鼓动记者去表扬这几个人。

记者见谢琳琅不卑不亢,还生出了几分好奇,采访的话题,慢慢就变成了关于对谢琳琅的个人资料的采访。

谢琳琅也大大方方的,说了自己是农村来的,已经成家,家庭事业都顾着呢。

“您这样,不累吗?”

谢琳琅总不能凡尔赛,说现在家里有了个田螺阿姨,自己只有更轻松不会家庭事业两难,只能官方的回答了记者的废话,来了句:“为人民服务,不喊累不叫苦。”

她只是不爱说这些话,要不然后世那么多的标准式的开场白和话术,随便捏两句出来,都能说到别人哭。

接受完采访,谢琳琅又申请了钱款,到乡下收粮食去了。

是的,乡下,经过几个月的工作,还有比较高频率的下乡,谢琳琅也认识了不少渠道,可以收购到粮食。

她手里那些曾经在京城和老家城镇买到的罐头红糖点心布料鞋底子还有酒水和不容易买到的油和调味料,都成了乡下的硬通货。

换来了不少的粮食,走了一个礼拜左右,除了一千斤的粮食到手,她还多屯了两千多斤的粮食,以及一些干货山货。

虽说自己空间还有不少,但是谁会嫌弃多呢,反正钱她还是有一点的,遇到老母鸡或者是鸡蛋,也都会收。

当福利院来人见谢琳琅的时候,谢琳琅直接给了出来,让对方签名之后,这份捐款明细就直接张贴在了工作栏上。

和以前刘姐的面子工程和虚伪工作报表不同,这次张贴的,可是实打实的业务成绩,报纸山的采访流出的时候,不少人对农业局的印象都有所改观,更是对谢琳琅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她的照片,也登上了这一期的头条。

谢琳琅无语了,就这么点小贡献,竟然能占据那么大的版面。

要换作几十年之后,能占据头条的多为明星。

不过报纸上就上了,让谢琳琅尴尬的是沈固这男人,竟然寄了两份有她照片的报纸出去。

一份寄往京城,给沈家爷奶看看,一份寄往红旗大队。

谢琳琅得知的时候,这两份报纸都已经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了。

谢琳琅:难道,奖状之尬又要发生了吗?

不得不说,谢琳琅的第六感还是蛮准的。

红旗大队,谢国居以收到这份报纸,就开始了。

吹牛算不上,就是实打实的凡尔赛了一波,一天都还没技术,从自家的大队到来这边参观大棚的其他大队的成员,全都知道了一件事。

谢国居那个有本事的闺女,上报纸了,是工作上的厉害,更是心灵上的美好。

毕竟跟福利院还挂钩了。

特别是谢琳琅那句为人民服务不辛苦的随口之言,更是被记者作为标题,人家想不看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五章 要致富先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