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佳偶穿成>二十五举家迁县城二

其实家里的东西倒好收拾,能拿走的装箱带走,拿不走的留下来送人,可房子和田地咋处置呢?原本依照李宏业的意思,反正家都迁走了,说不定这辈子就不回来住了,干脆把房子和田地都卖掉,总不能在县城住着,还回家种地吧,自己的俸禄足够养活一家人了。但段氏不同意,说虽然现在是要搬走,但谁知道在县城住不住得惯,或者有其他变故了,好歹回老家有房有地的,冻不着饿不着,咋能卖了呢?就是以后回家探亲也有个落脚地,再说句不吉利的话,他们俩口子啥时候百年了回家办丧事也有个地方不是?所以无论如何不同意卖房卖地。

的确,在乡下,只有败家子才会做出卖房卖地的事情,是会被人说闲话的。李宏业现在只是一个大点的管事,并不是当了大官,开始只是想着让段氏和孩子都去县城里跟着自己享福,不再住乡下过苦日子,种地干体力活,所以冲动之下就想着卖房卖地,经段氏一说他也意识到自己考虑的太简单了。他家的房子北面两间是以前的茅草土屋,两年前盖西面两间屋子和东面那间小厨房的时候一块翻修过,看上去还挺新,要是不住人不打扫再加上老鼠折腾,恐怕过几年房子就不像样了,毕竟是茅草土屋,不是砖瓦房。

再说田地,原本李宏业当差的头几年李家还没分家,地一块儿种,活儿一块干,段氏带着两孩子也能过得去,可后来老二李宏才成亲,娶的是镇上一个米粮店老板的闺女,虽说店面不大可好歹有钱赚,自小对闺女就娇生惯养,养了些好吃懒做的毛病,王氏贪她的嫁妆丰厚也就对此视而不见,认为自家条件也不差和钱家做亲家也算门当户对,就这样把那个叫做钱金枝的女子娶回家做了二儿媳。过门没多久,她就撺掇着李宏才去她爹的米粮店做事挣钱,不再干家里的农活,她自己也今天头疼明天腰疼地躲懒,把李德福气的够呛,但王氏得她应承去她爹的米粮店卖粮食给个高价所以还一直供着她,在她生了闺女后也一直帮她带着而丢下老大家的两个孩子不管,就为了卖粮食多出来的那些蝇头小利。王氏自己不干活,又宠着闺女也不干,这一下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靠李德福、段氏和老四李宏运干,可李宏运才十一二岁,能有多大力气,李德福以前修皇陵又累伤了腰,农活干多了腰就疼的站不起来,重担全压到段氏一人身上,她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了!在一年麦收的时候李宏业回家探亲段氏就让他和李德福商量着能不能分家单过,李德福也知道对不住大儿媳就痛快答应了,分了两亩好地、两亩中地和一亩差地给了大儿子家。分家后,段氏的娘家和姐姐家也会过来帮忙,所以比以前轻松不少,后来书玉和书文也都长大了开始帮把手,这日子才算过的舒坦多了。段氏对这几亩地的感情很深,所以坚持要留着,就是租给别人种也不愿意卖掉。

如何处置房子和田地这是大事,李宏业还得和他爹李德福再商量商量,就提前打了招呼。等他带儿子拜别了先生吃了晌午饭下午又去李德福家的时候,发现堂屋里坐了一屋子人,他爹李德福、他娘王氏、老二李宏才和弟媳钱氏、三妹李宏丽和妹夫王家兴、老四李宏运,老二的闺女书萍、儿子书利和三妹家的孩子宝柱在院子里玩耍,见了他纷纷叫着“大伯”“大舅”,他笑呵呵地一一应了,进了屋又和众人一番寒暄,等坐下来才开始商谈正事。李德福干咳了一声,等众人都静下来才说道:“你们大哥如今调到陈留县做管事了,要把你们大嫂和几个侄女侄子也带到县城去住,他们夫妻分离了这么多年,如今能住到一块也是件好事。但你们大嫂一走,家里的房子和田地就没了人照看,你们大哥的意思已经和我说了,想把房子和田地租给人照看,又念着都是自家人,先紧着自家人的需要,今天把你们都叫回来,也听听你们的想法。老二先说吧。”说完扫了李宏才一眼,示意他开口。

李宏才说话之前先看了看钱氏,钱氏迅速对他眨眨眼,他也就按着事先商量好的把他们的打算说了:“大哥的房子我用不上,还是留给四弟吧,反正他也该成亲了,新房子也没盖,倒是用得着,也省了爹和娘再操心。”这话一开头就赢得了李德福和王氏的好感,知道他还没忘了自己的兄弟,脸上的笑容不由多了些。李宏才好歹在岳父的米粮店干了几年,知道怎么说话讨人欢心,趁着爹娘的脸色好赶紧提自己的要求:“大哥的五亩地就留给我种吧,到时按收成给粮食还是给钱大哥说了算,我没二话。大哥,你看中不?”

李宏业还没开口,三妹李宏丽先不干了:“二哥,你自己的地都懒得种,怎么还想种大哥的地啊?”李宏才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一大半,阴阳怪气地说:“三妹,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只要到时不少给大哥粮食或钱就行了,你管我怎么种?”李宏丽才不吃他这一套,继续揪着不放:“你还不是想把大哥的地转手租给别人种,自己不掏一点力气吃中间的差价,你倒是打得好算盘!看来你跟着你岳父学做生意倒是学到家了,自己家人的生意也做!”李宏才知道他这个三妹被他娘宠得不把自己看在眼里,但也没想到她竟当着这么多家里人的面讽刺自己,不由大怒,正想开口教训她一顿,钱氏就接上嘴了:“你二哥跟着我爹学做生意怎么了?那挣得也是光明正大的辛苦钱,总比你


状态提示:二十五举家迁县城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