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周期长,但长期收益却会稳定增长。最关键的是,这些都是维持国家运转必不可少的产业,因此朝鲜官方也十分配合,优先提供了建设这些工程所需的物资和人力。

在葡萄牙商人连修建商栈的匠人都难以找到的时候,海汉牵头的各项工程却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怎能不让千里迢迢跑去朝鲜淘金的葡萄牙商人感到羡慕嫉妒恨。

如今一年过去,大同江畔的各项产业已开始陆陆续续地投产,而葡萄牙商人在朝鲜的经营状况却还没有明显的改善,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或许还得再熬上一年半载,朝鲜当地的经济状况才会慢慢好起来。因此托马斯听到施耐德主动谈及朝鲜,当然也很难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了。

“这只是暂时,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施耐德并非对朝鲜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之所以要询问此事,也是想再试探一下

对方的态度,以便为接下来的话题作个铺垫。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托马斯先生,贵国是否会有兴趣,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进驻到辽东地区,或许我们可以安排一个靠近海岸线的岛屿给贵国,就像澳门那样,用低廉的价格租借给贵国商人作为长期驻地。”

“辽东地区?”托马斯听到这个地名稍稍迟疑了一下:“您是指海汉军目前的控制区,还是清国的地盘?”

施耐德似笑非笑地说道:“长期驻地当然不是白白赠送给贵国,必须要贵国花一点力气去争取。”

托马斯已经隐隐猜到了几分,但还是故作不解道:“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是否可以解释得清楚一些?”

施耐德道:“或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朝鲜会邀请我国一一同出兵攻打清国,以报复清国多年来的欺凌。如果贵国愿意出兵相助,那我想战后也将会收到合理的报酬。”

托马斯这下听明白了,施耐德所说的基本与他的猜测相符,那就是海汉希望葡萄牙在将来配合出兵攻打清国,作为回报,葡萄牙将在战后获得辽东海岸附近的某块地方作为长期驻地。

这样的交换条件其实并不稀奇,葡萄牙每一次配合海汉出兵,事后都曾收到过类似的回报。就连去年年初攻下马尼拉城之后,海汉也在马尼拉湾里特批了一块面积足有数百亩的临海地皮给葡萄牙,作为他们今后在当地的长期驻地。

但相较于吕宋岛上的马尼拉城,辽东那边的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托马斯虽然没有亲身去到当地,但去年联军在朝鲜的战报,他可是花了不少时间慢慢研究,对于清国的状况也有一定的了解。

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经营了几十年,但实际上的武装部队规模十分有限,而且所控制的地盘也主要限于马尼拉湾地区而已。但辽东的对手可不是只有一座主城的土人部落,而是能够拉出十万人马南下征讨朝鲜,同时压得大明边防喘不过气的北方国家,其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虽然联军去年的确是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清军,但从战报来看,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海汉所制定的作战方略,前期用海军舰队在鸭绿江阻拦对手南下,同时在大后方构筑大型防御阵地,若非如此,即便联军在海上明显占优,想要在陆上阻击兵力几十倍于己的清军也仍然非常凶险。

根据当时的战报,清军渡江之后的攻势非常迅猛,一路从鸭绿江打到大同江,才终于是被海汉军构筑的大同江基地给拦住了去路。虽然最后的确成功击退了清军的攻势,逼迫其撤军回国,但进攻与防御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形态,如果当时联军主攻而清军主防,那战事走向会如何,还真的不太容易下定论。

主动出兵攻打清国,其风险无疑要比去年出兵朝鲜大得多,更何况根据今年所得到的消息,清军似乎开始有计划地在军中装备火枪火炮这类远程杀伤武器,这可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葡萄牙能在东亚地区组织起来的武装部队就那么点人,可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托马斯想了想,没有立刻回应施耐德的提议,而是向他提问道:“通常军事方面的合作事务,都是由贵国的颜部长提出,为何这次却是由您出面了?”

施耐德解释道:“国防部目前只是有这样的一个意向,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暂时还没到颜部长出面的时候。我并不是代表军方出面,仅仅只是代表我自己。当然如果贵国也有这样的意愿,那么我会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国防部,这样他们制定行动方案的时候,也会把贵国考虑进去。”

如果能在遥远的北方获得一处长期驻地,那对葡萄牙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托马斯作为驻海汉使臣,必须要对此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一个评估。哪怕他自己并不会去到战场一线,但这也会与他今后的仕途升迁绑定在一起。

如果行动成功了,海汉也应约给了葡萄牙一块地盘,那托马斯就将成为葡萄牙的大功臣,说不定今后还会被写入历史,受到后人的景仰。但要是失败了,导致了葡萄牙远征军出现重大伤亡,他或许就会因为这次误判而丢了现在的饭碗。

托马斯考虑再三,也还是没有立刻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施耐德先生,有鉴于你所提议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我认为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才能做出是否参与的判断。或许我们应该等贵国国防部制定出下一步的方案之后,再来探讨这个问题的可行性。”

施耐德微微皱眉道:“看


状态提示:第2241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