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铁血残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芜湖

船头和船桅杆上都挂起了船灯,这种夜灯专门用黑布蒙住,光亮照不到甲板上,只往特定方向放射亮光,以免影响舵手观察航道。

此时客船进入了中流航道,航行十分平稳。

夜幕慢慢降临后,船家收了帆,船速变得慢悠悠的,船工各自在休息,船头和两侧各有一人在了望,实际上也是坐着休息,只有后面掌舵的舵手丝毫不敢大意。

船舱中一片漆黑,刚出发时的兴奋减退了不少,大多数乘客都在休息,只有一些数人同行的乡党还在大声聊天。

此时的人都习惯早睡,一般不是大户人家,就舍不得用灯油,刚来到桐城时,庞雨的生物钟都已经改变了,一到天黑就想睡觉,手里有了银子之后虽然不缺灯油了,但点了灯也无甚娱乐,还是会早早睡觉。

但流寇来袭之后,一直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又恢复了晚睡的习惯,便一直坐在舱门向外张望。

庞雨还是饶有兴趣,来明代之后还是首次坐船,而且第一次出门就要去南京,要是以前这样七百里的距离,开车也就是三个小时,对他是家常便饭一般的感觉。

但这次居然有些兴奋,就像以前出远门旅行的感觉。

江上夜风习习,周围充斥着水流的哗哗声,船身微微晃动,发出叽叽嘎嘎的轻响,前面甲板上摆放着的竹篙、船桨等不时碰撞到船身。

船外一片漆黑,但能看到朦胧的江岸,那舵手掌舵很稳,庞雨方才看过,大概四十上下,他敢在夜间行船,对航道应该是烂熟于心了,只看岸影就知道是哪一段江面,没有十年以上的经验应该是不敢开夜航船的。

一个人影从靠里的位置靠拢过来,庞雨凭感觉就知道是何仙崖,他就挨着庞雨坐的。

上船的时候郭奉友坐在他对面,一直不停的在观察周围的乘客,徐愣子则自顾自的睡在中间,此时已经鼾声如雷,比那几个聊天的人还大声。

“二哥吃些东西。”

何仙崖在黑暗中递过来一个油包纸。

庞雨接了过来,里面就是些麻糖和沙壅,都是高热量的食物,他们并没有带多少,因为听阮大铖说过,客船沿途都要停靠,在码头上随处都可以买到食品,没必要千里迢迢的带去。

庞雨下意识的摸了一块沙壅,放在嘴边轻轻咬着,又分了一块麻糖给何仙崖。

“郭奉友睡了没?”

对面的黑暗中郭奉友的声音道,“还没,班头可有事?”

“吃些东西。”

庞雨把油包扔了过去,那边悉悉索索一阵,应当是已经拿到了。

船舱中那几人发出一阵大笑,也没有人敢去责备他们,另一些人则已经熟睡,发出此起彼伏的鼾声。

何仙崖低声道,“二哥你先睡吧,我和郭奉友轮流守着。”

庞雨知道他说的是身上的飞票,这飞票是上次和刘若谷在安庆换的,此时的钱庄有飞票业务,但远没有清代那么发达,安庆各钱庄的飞票只能在南京、扬州取,往苏州的居然没有,庞雨只能在南京取一次,然后再在南京的票号办理苏州的飞票,否则他就要带着几百上千两的银锭去苏州。逍行传

天亮后船家又挂起了帆,庞雨看那些船工调整了片刻,那帆稍有些歪斜,但刚好能借到风,江面上顺风之时,船速快了几乎一倍。

不久之后便到了盛唐码头,庞雨不由有点遗憾,他本想在夜间通过安庆江面的话,就可以看到塔影横江的景观。

但想来那船家是故意如此,因为天亮之后才有客人到渡口来等船,晚上来是没人的,船上人要买食物也买不到。

船家在盛唐渡口上了一些竹器,下了几个乘客,又等待了一段时间,码头上客船很多,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五个人,船家见乘客稀少,才离岸往下游而去。

下游不远就经过了一个沙洲,江面上布满渔船,岸旁还有成排渔船停靠,庞雨估摸着这里便是阮大铖说过的雁汊渔灯,可惜又是白天,什么都没看到。

从这里再往下这,一段水流湍急,还有拦江矶等礁石群,船速又降了下来,船夫们都在甲板上了望,竹篙就拿在手中,丝毫不敢大意。

庞雨也站到甲板上,与那些船工拉些家常,一边观察江面情形。

船速很慢,在天黑时路过了下枞阳镇的位置,没有在枞阳停靠,一路顺流而下,沿途在池州停泊一次。

到第四天时,客船来到了一处大港,等到客船停稳,庞雨钻出船舱,只见沿江街市长达数里,一片繁华景象,码头上的挑夫络绎不绝,挑的货物全都是布匹。

“此处该是芜湖了。”

庞雨在脑中记了一下,他没有合适的笔可用,那套笔墨纸砚带着很不方便,他只能把沿途所见都记在脑中。

何仙崖站在他身边道,“按一统路程所载里程算下来,大概仍是每个时辰十余里。”

庞雨点头道,“不挂帆时,每个时辰约十五里上下,挂帆顺风时二十余里。

但那船工说的,夏季丰水时节流速要快两三倍,约莫一日之间三四百里,比流寇骑马还快。

这一艘船可载三千石,陆地上得动用数百辆马车,数百名马夫,吃喝拉撒人工费用下来,便无甚利润,这船只要十名船夫,还行得更快,这便是水运之利。”

“如此算来陆地确实不能与水运相比。”

何仙崖又对庞雨问道,“为何此处挑夫往岸上和船上挑的都是布匹?”

郭奉友也跟到甲板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五章 芜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