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玄幻奇幻>醉梦仙侠传>第三篇 灵变第59章 作者的话

第三篇 灵变

第59章 作者的话

作者还没死,所以墓志铭还要接着写下去。

前些日子里,和几个朋友聚餐闲聊,几个四十多岁了的男人又说到了“自己活着追求什么”的话题,无非还是多挣钱,注意健康,多享受一类的老生常谈。

问到我这个书呆子,我说,前几天的确还就真是想到过这个问题,想来想去,也无非还是宋代张载的那些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除此还会再有什么呢?

这些话说来简单,但是要付诸践行的话,就真是太不简单了。古往今来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完全做到。

还有朋友对我说,自古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从某个角度来下结论的,这么多年传下来了,就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我说,是,皇帝不用书生,书生还能够有什么用呢?

自古学而优则仕,这是读书人的唯一八股幽径,卖弄诗文,也只是为了要皇帝来买的。皇帝不要,书生也就没有了市场,自然也就是百无一用。

不过,看开一些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古做成大事的方方面面的杰出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读书识字的人呢?都说朱元璋是个草莽皇帝,我手头上有一卷朱元璋的圣旨法帖,那书法造诣哪里会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可以达到的呢?

所以,读书人不要以历来的书生自居,历来的书生,其实都只是一些商人,十年寒窗无人问,那只是在囤积居奇,一朝成名天下知,那就是和大主顾——中国皇帝做成了买卖了,接下来的利润就是去做官,去替中国皇帝放牧天下的老百姓。捎带手自己也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

其实,在中国人的历史上,仔细想想。还就真是不存在那个所谓的“公”字。天下是皇帝一家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私,所以一切都是为了私,何来公?

好在中国皇帝还只是上天的儿子,天的道理。他这个自称是做儿子的还就无法改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历来也只是怕国法而尊天理。怕国法,其实是怕皇帝手里面握着的屠刀,而尊天理,则是社会秩序的自然要求,中国人直到现在开始学习产生于希腊的民主思想和社会组织原则的时候,一旦被某一恃强凌弱的势力逼得急了眼的话,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怒吼一声——天理难容,伤天害理之类的狠话。接下来就是赶紧找关系,找有权力的人做亲戚,不是亲戚,也得想法子花钱变成是亲戚,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人,事儿就好办,没人,事儿就难办,这个人。其实也就是指那些管着他着档子事儿的当官儿的人。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面,哪里有什么法呀。当下的中国人,就算是要搞什么依法治国,最好的状况也就只不过是一个君主立宪罢了。不好的状况下,那国法也还仍旧是君主手中鸟笼子里面的一只乖巧聪慧的金丝雀,要它怎么叫,它就怎么叫。

所以,有学者经过沉痛的反思,就声明说。中国历来就只是一个强盗的世界,皇帝是个占领了天下的大强盗,土匪,就是为霸一方的小皇帝。

这好像是说,中国社会历来也是一个多党执政的局面呢,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做了皇帝的就是执政党,土匪,军阀,豪强地主等等其他有能力“吃人”的人就是在野党。真是吃草的百姓和吃肉的官匪们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真真切切的野生动物世界。

都说历来以儒家信条来修德治国的中国政治是最讲究lún_lǐ主义的,但是,民国时期就有学者指出,中国皇帝家族在名义上是最luàn_lún的,是反lún_lǐ主义的,要是不信,你就看中国皇帝的称谓,不是那个“万岁”的叫法,而是那个“天子”的叫法,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叫做“天子”,他孙子朱允炆做了皇帝也叫做“天子”,到了造自己侄子的反,成功后就取而代之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也还是叫做“天子”,你看看,祖孙三代,都是“天”的儿子,天也就只有一个,这祖孙三代也就真的是变成弟兄们了。

很可笑的是,今日之中国,也有人在模仿这一皇帝制度,曾自称是什么什么的第一代,什么什么的第二代,什么什么的第三代。但是由于全世界的人都在向民主制度看齐,没有哪一个第几代能够再做到老死为止了,所以当自然繁衍的生理性第二代真正地当家作主了之后,这种不伦不类的叫法,也就只有寿终正寝了,没人再提,也就算是从来都有发生过一样。还是周树人说得好,中国人是最最健忘的一个民族。

忘了好,忘,是一种境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忘的境界简直是有些至高无上的味道了呢,我就忘了写自己的这部网上墓志铭了,一忘百日,有半年时间没有写了。今天,那些人物突然全都打上了我的门来,他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他们要打破我的心之门,闯到这个世界上来。

我自然是想要安安生生地多活几年了,所以也努力的抵住心的门户,不想放他们出来,我在尽力,他们也在尽力,一切都听天由命吧。

我自来认为,中国的读书人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是儒家的道路,儒家人心怀高傲,遇到圣明的君主,就神采飞扬的去成就自己的一番君子事业,而遇到昏昧的君主,就委曲求全的做好自己奴才的事业,若恰逢乱世,儒家便会修身保家,只要是儒家信条里的家的原则


状态提示:第三篇 灵变第59章 作者的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