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清楚。周围好象一直有很多的声音,有谁在说话。但是她就是听不清楚,而且很快又陷入了昏迷。手脚很重,仿佛灌着铅一样,眼皮仿佛连了起来,嘴唇很干,嗓子像是冒了火一样。好难受!

身子一冷一热,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身子一轻。她眼睑微微一动,然后一道光照进了眼中。

她轻轻地喊道:“水!”

一个惊喜的声音响了起来:“夫人,您终于醒了!”说着,小如那张熟悉的脸就出现在了亦瑶的视野里。

亦瑶的脑海里才慢慢地有了影象,之前的一幕一幕闪过,却怎么也记不起自己遇到了老虎后的事了。她蹙了眉,低声道:“痛!”

“夫人您等等,我马上去喊大夫!”小如的眼睛里满是担心地跑了出去。

隔了一会儿,几个匆匆的脚步声就传了过来。一个姑姑过来把帐子放下,又移了屏风在床前面。大夫在自己搭了手绢子的手腕上诊了脉。

然后大夫走到了旁边的屋子说了什么。亦瑶却觉得精神又有些疲倦了。她刚想闭眼,帐子被一掀,皇上站在了床前。

她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被他看地心里有些毛,头微微往里转了转。皇上却侧身坐在了床沿,语气里却有些调侃的意味:“你不是说朕不中用吗,结果你自己却好几天高烧不退!”

亦瑶无语,却忆起了他的伤,没好气地道:“不用你管,回去养你的伤去。我想再睡一会儿。”

“想要什么?”皇上被噎住了,隔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亦瑶听这话没头没尾,转头去看他,疑惑地问:“什么意思?”

皇上的眼睛望着她:“你这次救驾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亦瑶突然笑了笑,却闭上了眼睛,说了一句:“哪怕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我也会救。”

看到她讥讽的嘴角,皇上的脸上有些讪讪的,心里却仿佛松了口气一样。他转过了身出了房间。

亦瑶的伤好几天才好。等到她可以坐车了,他们才往回赶。

几乎又走了半个月,他们才回到了宫里。清如已经备好了浴汤,亦瑶舒服地洗了个澡,才发现自己这一病,又瘦了不少。

换了一身衣裳,亦瑶就去了慈安宫请安。

她刚请了安坐下,一个太监就匆匆地赶了过来,跪下道:“娘娘,万岁爷已经下了圣旨,驳回奏折。”

太后只是淡淡地应了声,想了片刻,随即才道:“那个孩子会被送去哪里?”

太监摇了摇头:“圣旨没说。”

亦瑶心念一动。等到那个太监下去了,太后和亦瑶说了几句,门口的太监拉长了嗓子喊道:“皇后娘娘吉祥!”

太后的眉微微一蹙,端起了一杯轻啜了一口。

亦瑶忙站了起来,候在一旁。皇后给太后恭敬地请了个安,轻声道:“臣妾听闻母后近日食欲不如以往,特来看看。”

太后脸上微微一笑,说道:“坐吧。难得你有这份心。”

皇后就在挨着太后的那一溜椅子的第一个坐了。待她坐定,亦瑶上前来请安:“臣妾拜见皇后娘娘。”

“本宫倒是听闻皇上今天回宫。梅美人这一路上伺候皇上的饮食起居,辛苦了。”皇后的声音甜甜的,“快坐下吧。”

亦瑶这才坐回了原处。她和皇后一左一右坐在太后的两边。

皇后朝向太后说道:“母后,臣妾问了太医,说是您胃口不佳恐是天气躁热所致。这是臣妾带来的冰镇莲子,用酸梅汁调的。母后要不要尝尝?”

太后点了头,说道:“哀家倒是想吃些开胃的。邓姑姑。”

皇后身边的沈嬷嬷就把那篮子给揭开来,邓姑姑上去,用壁十分薄的碗盛了一些,端了上来。皇后又向亦瑶道:“梅美人要不要尝尝。这是朝太医要的方子。”

太后已经吃了一些,笑着道:“倒是有滋有味的。邓姑姑,也给梅美人盛些。”

亦瑶用手绢子拖着那碗,吃了一勺,凉津津的,酸酸的,倒真是开味的。她小口小口地吃着,躁热真减了不少。

皇后笑道:“若是母后喜欢,臣妾以后再送来。”

太后吃了一小半,就不吃了。她抬头道:“难为有你的孝心,不过我也不敢吃多了冰的。你们也少吃。”

“是。臣妾知道了。”皇后和亦瑶一同站起来道。

太后用手绢子轻轻沾了沾唇角,慢条斯理地道:“皇后,今日你来找哀家,到底所为何事?”

亦瑶趁机告辞。太后却微微蹙了蹙眉,止住了她的动作道:“皇后你说吧。”

皇后脸上的笑慢慢地消失了,她正色道:“臣妾听闻了前头朝堂上关于皇长子的事。”

太后只是看着她,未言一语。亦瑶却有些尴尬,太后让自己留在这里是干什么呢?

皇后斟酌了许久,才说:“臣妾以为,这事不太妥当。若是复立皇长子,传出来,对皇家声威是极有妨碍的。”

太后未置可否,只是看着她。半晌,太后才说道:“正是你的父兄宗族发起,联合了三省六部,要复立皇长子。”

皇后的脸色很严肃:“臣妾省得。可是,现下后宫有两位妃嫔有孕。父兄此举,确实未考虑周全。”

亦瑶看了看太后。太后正把目光投向了自己。亦瑶身上微微一凛。太后开口掷地有声:“若是那孩子确为皇上骨肉,皇后以为该如何?”

皇后的脸色渐渐地变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太后若有所思:“若是你们的孩


状态提示:第332章 惊呼--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