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玄幻奇幻>终极战道>第八章 红点

“千古巨擘,惊才绝羡,光耀古今,法力无边”

杨易盘膝坐在篝火面前,忍着不知名的吟诵、阅览书卷文字所带来的奇异压迫之感,手指在书卷之上轻轻点触,幽深如渊双目直**光,轻轻地感叹道。

真武大陆,万古岁月,不知诞生多少人杰,史海浩瀚,又不知埋没多少英魂,而能够在书卷之上留名的,又是何等的天赋妖娆,运势逆天人物,其事迹如刀剑峥嵘,鸣鸣在耳,撼震心魂。

手指轻轻翻阅,缕缕尖锐无形的小刺自文字之中浮现而出,悄无声息地射向杨易的眉心,而后射入脑海,杨易的脑海顿时怒海狂涛,点点如针扎一样的痛感顷刻由点而连成片充斥整个脑海。

“奇异的感觉,以往阅读书卷从未有如此奇象,怪哉!”

杨易皱眉,想要探究其中原因,终是毫无头绪,只得放弃,不过这奇象只是侵袭脑海,干扰心神,尚在意识可承受范围之内,其余并无不妥之处。

无视压迫和痛感,继续阅览。

杨易的意识沉浸在书海浩瀚之中,压迫和痛感瞬间便觉减轻了许多。不过他自己却是知道这不过是注意力转移引起的结果罢了,真实的压迫和痛感还在继续而且随着阅览的进度一直在加剧。

“或驾孤舟远涉于烟波江湖河海之上,或骑珍兽奇禽纵横于名山大川之中,或驾祥云瑞鹤飘渺于九天云霓,或纵胯下铁马执刀杀伐于血海战阵。。。”

杨易沉浸在书海之中,为这些千古人杰的事迹感慨不已,心神亦随书卷人物的遭遇、风采、悲欢离合而动。

四处一片静谧,唯有火光闪烁,发出噼噼啪啪的燃爆之音,杨易收摄心神,暂时从书海中回归而来。

薄薄一本战史,其下篇寥寥五千字,竟记述了数百位千古人杰的生平和历史,虽记叙简短,但言简意赅,以字推意,以意推境,就其事迹,放在现在,无一不是可纵横真武大陆的顶尖存在。

武道玄奇,浩瀚无边,此言不虚。

杨易本想这武道之巅毕竟有尽头,凭着刻苦的修炼,超人的天赋,逆天的气运,或可登临武道绝巅,但阅了此卷,方才发现武道之多艰,书中人物哪一个不是惊才绝羡,天赋异禀,集刻苦,天赋,气运三者之一身,然而又有哪一个登临到了武道绝巅?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书中虽然语焉不详,但从诸如此类的浩叹或者归隐的文字之中,这些处于武道之巅距离武道绝巅只差一步甚至半步的千古人杰的无奈、愤恨、不甘、无力、乃至沦为隐士的“佯装洒脱”等诸种悲歌情事可见一斑,也可窥见一二了。

朝思暮想之物,欲得而不可得的痛苦,常人是能够体会的,而且是经常体会的。何况这些千古人物犹如隔着一层薄薄的纱纸咫尺即可抵达武道绝巅而终不能登临绝巅的痛苦和不甘,这些可都是千古甚至万古遗恨哪!

文字风骨峥嵘,多有慷慨悲歌之意,亦多有遗恨甚至切齿恨憾,想必《战史》的著者也是怒气塞胸,心怀激荡,充满了不甘吧?

对此,杨易只能是摇头叹息,他虽然为这些千古人物的风华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丰采和伟迹所折服,但终究属于无名之辈,力有未逮,无能为也,只能默默地为他们背书,记住这种精神上的不屈、奋进、不甘的武道精神,将之铭刻在血骨之中,并付诸执行。

杨易心道:“这或许就是著者著述此书卷的用意吧!”

修长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点触,杨易感于文字之事,胸怀激荡,不觉间已将那种仿佛产生于《战史》与他的身体的天然的神秘联系所激发的对意识和脑海的奇异压迫和痛感,牢牢压制了下去。

点点尖锐的如针扎的痛感,也慢慢归于平淡了。

“咦?无。。。”

杨易的瞳孔瞬间急剧收缩,那个“字”还没有说出口,他的眼前一黑,无边的黑暗瞬间笼罩了他的脑海,差点晕了过去,亏的他反应机警,瞬间咬破了舌尖,才避免了这种惨象。

“这是?”

先前还好好的,直到翻阅到这书卷无字内容的一页,仅仅是扫了一眼,脑海就仿佛受到了万钧巨力压迫一般,差点昏死过去?

杨易推测道。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杨易尝试着再去偷窥这个无字书页一眼,这一次他谨慎多了,只是轻描淡写地微瞥,而在微瞥的几乎同时,他就再次咬破了舌尖(痛啊!)!

果然,在微瞥的瞬间,就从这无字部分的书卷之上,就传出来一股庞大浩瀚的力量,顷刻笼罩他的整个脑海。

得益于预先的举措,这次他并没有先前那样狼狈。

但是,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战史》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中篇皆为完整,下篇翻阅到心学开创者王阳明篇时,便戛然而止,其后书卷的部分,皆为空白纸页,并无文字,而且这些空白文字仿佛蕴含奇异的能量,一望即生庞大的力量灌入阅览者意识海之中,令阅览者意识瞬间丧失。

看来只能到此为止了。

杨易准备合上书卷,提前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今天的静坐运气恐怕是进行不了了,阅览《战史》消耗了他大量的精神力,使他的精神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再进行相当的静坐运气了,何况阅览《战史》所产生的那种奇异力量的压迫应该也能算上一种精神力上的磨练吧?


状态提示:第八章 红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