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都市现代>隋唐暗黑记>第12章 十二章先赚当官的一票

酒坊这边的事情安排完毕,冯智最着急的是卖酒换粮了。不赶紧换粮,这两千多担粮食,充其量能撑个不到一个月,到时候断档就麻烦了。两天后,库存的米酒已经蒸馏完毕,兑好水变成了宫廷玉液。这宫廷玉液自然是盯着公款消费啦!这里面怎么玩,来自后世的冯智,自然是驾轻就熟。

咱老爹是高官,下面官府衙门好几十个呢,这样的资源,不用白不用,况且后世老被官欺负,如今有机会欺负官,那可不拼命下重手!而且,隋唐时期是公款吃喝成风的,官员呆在衙门里,一日三餐那都是革命小酒天天醉的。这公款酒的用量可是不小,而且还有广告效应哦!官员喝了都说好的酒,小百姓敢说不好?

手法其实也简单,封装了一批一两斤的小坛酒,凡是有点联系的官员,都派人送上一小坛,外加一封书信。书信内容大致是:叔啊伯啊:咱老祖宗娘家山里受灾,这就熬不过去了,小侄受命分发钱粮救灾,奈何家中粮食不足,为救乡亲父老燃眉之急,无奈将府中佳酿变卖筹粮。今奉上佳酿酒样,请大叔大伯品尝。如有合意,请为府衙订购饮用,结算以粮食为佳,灾情甚急,恳请帮助一二。

这样一封书信,收到的官员拆开一看,有目瞪口呆的,有拍案叫绝的。看完后第一反应都是:这是把人顶在墙上,不买不行啊!高官的儿子送来的,给不给面子吧?这种事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目瞪口呆的呢,觉得这冯家小六子胆大包天,这是明目张胆的敲竹杠,硬性摊派啊!拍案叫绝的则认为:这冯家小六子虽然敲竹杠,可是这事儿办的漂亮,为大家想得多周到,连台阶都铺好了,公款吃喝的东西都能搭上救灾的大义,多喝就是多救灾,一定得订,一定得多订!

信看得虽然有点不舒服,这酒一打开,可了不得,满屋飘香。轻尝一口,我去!佳酿,货真价实的佳酿!以前喝的那还是酒吗?分明是白开水嘛!那个谁谁谁,赶紧去府库看看,还有多少存酒,全部退货。再看看还有多少闲置的余粮,老爷我要救灾。去之前先去找厨子,给我送几个小菜,老爷我先好好鉴定一下这个样品,不要被人骗了!类似的场景,在许多衙门出现。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订单。官员下订单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少下。反正有救灾大义,酒又美味,没准冯府不多,这次订少了,喝光就没下次了,都是拼命下单,一百坛两百坛的订,都不好意思低于一百的。

伴随着订单而来的,那自然是,源源不断的粮食。

冯志也没有想到。一下子收到了两千坛宫廷玉液的订单,粮食送来了六千担。这些个衙门,小金库存粮还不少。他可不知道,就这一招,把人家小金库里的余粮,全都搜刮一空了。

说到这里有些读者会说瞎编,那我就在这里瞎算一下,唐朝一担粮食算它一百斤,市价五十文,可以酿酒算它五十斤,就当一坛五十斤,就是说剑南烧春物料成本五十文,市价卖一百文,这样宫廷玉液卖一百五十文一坛,卖一坛宫廷玉液就能买回三担粮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算它的成本,呵呵,春秋笔法写成一锅浆糊了,索性瞎定个标准,后面就以这个标准来了!

两千坛的订单往冯七眼前一拍,冯七就乐得眼睛都没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做好。

冯智却要求他把剩下的库存粮食酿的酒全部撤下来,封存到山洞里,以后留给自家喝。交货时间有富余,开足马力上木薯酿地瓜烧,降低成本啊!

冯七听得直撇嘴,以后只偷喝这批封存到山洞里的酒,绝不去上街买酒了。

有了粮食,2000担的亏空得赶紧给老祖宗交过去。看到粮食,老祖宗都难以置信。这也太快了,这才过了几天,还没吩咐下面的掌柜开卖呢,这乖孙孙就把粮食挣回来了?

待得冯智说明缘由。老祖宗听了勃然大怒。臭小子,拿老身娘家的事情去招摇撞骗,娘家家穷,说出去光荣啊?现在整个岭南官场都传遍了,老身这面子丢了一地。抄起拐杖就要收拾这个坏小子。冯智刚还口沫横飞的吹嘘呢,见这风云突变,自然脚底抹油开溜。跑出门外气愤的想:老祖宗真不讲理,有粮食救灾,丢点面子有什么打紧,真是好人难做啊!

另有一个插曲。冯智的这次官场销售,酒啊、信啊送了一堆,唯独不敢告诉父亲冯盎,冯盎被瞒得死死的。

冯智想得是:现在要紧的是要换回粮食,给老头子送酒,那肯定肉那啥打那啥,别指望老头子给粮了。白孝敬,那自然是靠后安排了。

结果,这冯盎手下的官员,都喝上了冯智的宫廷玉液,冯盎却压根不知道。

直到这一天,冯龙设宴,款待部下。当冯盎上酒。招呼大家喝时,大家看着这酒都愁眉苦脸,扭扭捏捏,没人愿意举杯。冯盎感觉奇怪。

冷场良久,才有个官员就开口说话了:“冯大人高风亮节,为救黎民倒悬,变卖自家佳酿,换粮救灾,自己却依然饮这劣酒,实在令吾等敬佩万分。下官不才,也购买了一些冯府佳酿,这就取来,与诸位共醉如何?”众人纷纷称善。

冯盎懵逼了,支支吾吾,顺水推舟。待酒取来,倒上一杯一品,果非凡品。众人开怀畅饮,都说冯盎高义,自己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得美酒,还请冯盎以后依然供应这酒,不要独藏啊!

冯盎云里雾里,也不说破,稀里糊涂应


状态提示:第12章 十二章先赚当官的一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