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络游戏>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四十一章 洛阳之变
的一个耳目。恐怕。就连段干崇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枕边人,自己最宠爱的一名侍妾,居然是韩国的耳目!

因为这样的种种巧合,在秦国奔袭洛阳的大军还没有出函谷关的时候,韩王及时得到了示警。一切事情变得明朗起来了。魏王装病不出,不过是担心自己也被困在洛阳。秦军接连在太原郡和汉中、南阳三个方向发动战事,不过是想把韩国的全部注意力分散走。实际上,秦国暗中集合了十万精锐,在魏国的默许下。想要一举重创韩国、赵国。

韩王、赵王在明白了秦国、魏国的狼狈为奸之后,勃然大怒,但愤怒之后,也是不由赞叹秦国的魄力和魏国的果断。越是佩服秦国、魏国,韩王、赵王越是对两国深深忌惮。

秦国敢动员举国之兵,拿国运来做赌博,肯定是瞅准了魏国的命脉。魏国也果真没有让秦国失望,在韩、赵两国最松懈的时候反戈一击。两国联手,秦军出入函谷关已经自由,没有了东进中原的障碍,中原成了秦国角力的主战场。偏偏韩王选择了洛阳作为会盟的地点,给了秦国最好的机会!

依着韩王的本意,之所以选择是洛阳会盟,原本是想要借助三晋再次结盟的声势,威慑天下,尤其是震慑关内那个骚动不安的秦国。西周、东周两国的覆灭不过是韩国想要消除内部的隐患,毕竟历史上,秦国没少受这样的委屈。洛阳距离新郑太近了一些,正所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西周、东周两国再小,也可以征召一万多的大军。秦国完全可以逐步地拉拢西周、东周两国,时不时恶心下韩国,或者把洛阳作为落脚点,拉拢天下各国对抗韩国。韩王想要借着赵国臣服的良机,一举站住洛阳这块中原最核心的地盘。以后,无论是顺流而下攻打齐国还是西拒秦国,都有着先天的优势!

在听说秦国的十万大军正在火速往洛阳袭来,甚至不排除魏国出兵的事情后,赵王立即就失去了主张。洛阳城这座年久失修的城邑自然无法力抗秦国太久,哪怕这三万韩、赵联军是精锐中的精锐,也不可能!所以,赵王第一个提议是前往韩国的野王,据河而守。有着河水天堑和太行山的阻挡,无论是秦国的十万大军也好,河东的魏军也好,都无法威胁野王的安全。至于逃回新郑,没听说魏国正摩拳擦掌地要出兵吗?依照魏国急功近利的本性,恐怕韩王、赵王一回到新郑,魏国的大军就将新郑包围了。

当然,赵王的潜台词没有说出来。这个年代,尚还没有一国国君前往另外一国都城的先例,除非这个人是亡国之君前来避难或者兵败被俘虏的。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赵王愿意接受的。最起码,这个兆头不太好!哪怕韩王对自己如何有礼有节,但谁也保不准,新郑的那些韩国宗贵们会鼓捣着扣押赵王,逼迫赵国割让更多的城邑。最起码,换一个位置,如果是韩王前去邯郸,赵王都不敢保证,会有多少人劝说自己扣押下韩王。

至于退到野王后,韩、赵两国的下一步动作。赵王则是想的没有那么长远。倒是上卿蔺相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身为东道主的韩国,自然是集结大军,把这十万大军赶回关中,甚至于,尽数歼灭!至于魏国可能的动作嘛,只要这十万秦军落败了,魏国必然胆寒。两国暂且不追究魏国的过失,权且当做魏国不堪重用,被秦国偷袭了函谷关,等两国可以抽出足够兵力的时候,再好生教训秦国!

只是,韩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洛阳之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