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纪午的科举路>39.县衙比试,举荐人才

第一题不难,纪午和伍明经都在第一时间给出了正确答案,之后吴训导又给出四题,这四题涵盖四书五经。只是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两人始终打成平手。

章县令看堂上两人难分伯仲,便提议此轮比试作罢,算作平局。

“大人,既是比试,自然要比出个高下。请容老夫再试一题。”

章县令莫无不可,用眼神示意吴训导继续出题,自己不再出声。

“两位请仔细听,这一题为: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此题一出,堂上和衙外的书生都愣住了,《千字文》!孩童都会背的启蒙书,这题出得也太简单太随意了!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一题,却生生难住一众自诩满腹诗书的学子。

伍明经也犯了难,他眉头紧锁,几乎能夹起一支毛笔来,他将《千字文》从头开始默背。可是才背了不到一句,纪午的声音就传到他耳边了。

纪午胸有成竹的朝堂上众人拱手,从容答道:“上行为:似兰斯馨,如松之盛。下行为: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大人,第一轮胜负已分,纪午胜。”,吴训导手扶白须,赞赏地朝纪午点头。

此时堂外一片唏嘘,学子们都道吴训导出题太刁钻。好些看不惯纪午的学子为伍明经摇旗呐喊,声音此起彼伏,最后还是在衙役的威慑下才安静下来。

接下来的第二轮和第三轮,教伍明经彻底明白了何为变数。他原本对破题这一轮比试胜券在握,可结果他输了第二轮。第三轮的诗词他本不抱希望,结果他却赢了,以一首并不特别好的《二月鼓》赢了纪午的《堂上鼓》,还赢得非常漂亮。也就是在此刻,伍明经才恍然发现不对劲,他心底纳闷不已,暗道:怪哉!这个纪午怎么跟他了解到的情况出入如此之大呢?原本该最拿手的诗做得稀巴烂,而合该一窍不通的时文破题却屡出妙想。这不该呀!

三局战罢,纪午两胜一负,伍明经一胜两负。是以第四轮数算的结果至关重要。

伍明经和纪午都对自己的算学非常有信心,两人眼光交汇,电光石火,谁也不让谁。

第四轮不再由吴训导出题,因为他说自己于算学也不精通,难当此大任。于是他举荐了县衙户房典史周萌。

户房,主管一县土地丈量、米粮税收等事宜,这就要求户房典史有过人的运算能力。故而由周典史出第四题是再合适不过,堂上无人提出异议。

周典史比吴训导要大上许多,他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腰背佝偻,满头银发,眼神发花。以他的岁数本该卸任还乡,颐养天年,奈何衙门一直没找到适合接任的人,这才不得不在户房典史一职上干了一年又一年。

“题目是这样的。有田不知其数,三三量之剩二亩,五五量之剩三亩,七七量之剩二亩。问田几何?”

周典史的题一说完,纪午垂头闭目思考片刻,便把一把算盘打得啪啪作响,整个过程从容自若,没有一丝慌乱。

“其田数不定,或二十三亩,或一百三十八亩,或二百三十三亩,又或者三百三十八亩……,”

伍明经正算到紧要处,就听得纪午那边报出一长串答案。他满脸震惊,直觉得不可思议。原本还是淡定的脸色有了一点波动,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继续作答。

“答得快不代表一定正确。”,伍明经如此告诉自己,只要纪午的答案错误,他就有把握赢下这一轮。

“回大人,这个小哥儿的答案正确。”

周典史的话一出,伍明经不可置信的倒坐在地,模样十分颓废,眼神空洞,口中喃喃自语。

“伍明经,本县应你所求,让你与纪午当堂比试,如今五局尚未比完,纪午就提前胜出了。你倒是说说他这红榜上的可有真才实学?你可还认为本官收受贿赂?”

章县令的惊堂木一响,衙役的水火棍也跟着咚咚响,好不威武。

被点名的伍明经尚未回过神来,堂上与伍明经一道闹事的九个书生就率先求饶了。

“大人,恕罪啊大人,我们几个都是被伍明经蒙蔽了,不是真心要闹事的!”

“对对,都是伍明经,他出言蛊惑我们,我们才做下这糊涂事,请大人明查,一切都是伍明经的错,不关我们的事啊!”

几个人在堂上喧哗,被章县令下令拖下去打板子。不一会儿,就响起杀猪般凄惨的叫声。

“伍明经,你身犯四罪,罪一:你在放榜之日妖言惑众,散布谣言,严重败坏了本县县试的公平公正性。罪二:你指使并伙同其他九人当街闹事,危害治安。罪三:因为不满自己落榜,就无故诬告纪午作弊和行贿。罪四:你胆大包天,诬蔑本官收受贿赂,买榜卖榜。以上四条罪状,你可认罪?”

伍明经此时跟剔骨抽筋了似的,软软的跪在地上,说话有气无力。

“回大人,学生……认罪!”

经此一役,纪午在生民县的名头更响了,人们送了他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做“淫_才书生”。

名字虽然不好听,但也充分肯定了纪午的才学,也再没人质疑礼房外那张红榜的权威了。

至于伍明经,他被当众责打五十大板后,取消了他接下来二十年的科考资格,同时收监一月。而其他九人,章县令重拿轻放,只责打一顿就把他们放了。起初人们还因为严惩伍明经而对章县令稍有微词,这会儿见他如此宽宥其余九人,又转口称赞他是仁爱的青天老爷。


状态提示:39.县衙比试,举荐人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