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米特女士,我说的这些,不过是在耿宝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看到过而已,也并非我的原创。”张天元笑了笑道:“这东西可否让我仔细再瞧瞧?”他虽然在跟米特说话,但是眼睛却并未离开那只太白尊,偶尔瞥了一眼,却发现了其中有几分不妥。本以为那抱月瓶是真的,这太白尊也是真的,然而仔细看时,却察觉到有些问题。“当然可以。”米特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镇定了下来,她当然知道张天元打算仔细看的原因,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张天元将东西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仔细看了起来。他当然知道接过东西之后打碎了就是自己的责任。不过已经接触过那么多的瓷器了,他倒是不担心这一点,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把瓷器给打碎了,那他也太没用了。从触感上来琢磨,这暗红色的太白尊还算是比较适当的。张天元以前接触过类似的东西,不过是在博物馆见到的,所以对这种东西,也是有些经验的。一般而言,太白尊的口沿径在2到3公分之间,高度在8公分出头,底径大约在12公分左右的样子。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暗红色的太白尊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单纯从尺度上而言,算是一件很不错的东西。要知道,因为烧制和拉坯的技术问题,这太白尊,后世所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纹饰也大多过于生硬。辨别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器型对了,那么就得看釉色了。这个暗红色的太白尊釉色比较特殊,属于典型的豇豆红,瞧着也挺漂亮的,底下还有款识。不用放大镜。张天元就那么朝底部瞅了瞅,鉴字诀的查微能力可以让他清晰地看到底款究竟是什么。底款也没问题,这应该是一件康熙年间的豇豆红太白尊。难道是真的?这个时候,张天元是真想用鉴字诀仔细看看啊,心里头痒痒的难受。可他终究没有那么做。如果用鉴字诀鉴定,那便太容易了,完全没有成就感嘛。更何况,现在有的是时间,并不急于鉴定真伪,鉴字诀也无需拿来借用。等到最后实在无法辨别真伪的时候,再用也不迟。从拥有六字真诀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免得以后六字真诀消失了之后变得什么都不会了,那就有点惨了。他轻轻转动太白尊,寻找方才一瞥之间觉察到的那一丝儿不太对味的东西。虽然只是一瞥而已,可是他确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的。这东西,肯定有问题。片刻之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而后仔细地在这太白尊口沿上瞧了起来。许久之后,他才长叹了一口气。看到张天元如此表情,米特有些着急了,问道:“怎么了张先生,这豇豆红的太白尊不对吗?”见张天元不开口,李云璐也急了:“有话就说,就算它是假的,我也赔得起。”张天元笑了笑,问道:“你们这东西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没花钱,别人送的。”李云璐心直口快地说道。听到这话,张天元就明白了,多半这东西也是她爹从别处抢来的。既然这样的话,那把真相说出来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他们也不会赔钱,可能就是会稍微受点气。“这样啊,那我就直说了。”张天元笑着说道:“不瞒你们,从我第一眼看到这件瓷器的时候,就觉得她相当不错,大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啊,这可是一件稀罕玩意儿,无论是在器型还是底款上,都是很对的。估计你们应该也请鉴定师鉴定过吧,得出的结论大概也是如此吧?”他绝对相信这样的好东西,米特肯定找人鉴定过,而且找的应该还是旧金山这边的瓷器专家。毕竟如果要送人或者出售的话,不知道真假总是不太合适的。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是非常著名的官窑名品,应该是康熙十九年始烧的第一批官窑瓷器中的创新作品。它奇特而隽秀的造型,应该是出自当时供奉内廷的刑部主事刘源的精心设计,因酷似唐代酒仙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面世即得到了朝野内外的喜爱,并有黄釉、青釉、白釉、天蓝釉等不同釉色版本,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而又以豇豆红釉最著名,成为康熙官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豇豆红釉又称“吹红”釉,是康熙独创的高温铜红釉,发色鲜亮柔嫩,似豇豆而得名,又因呈色变化万千,有“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等美誉。乃是以细竹管蒙细纱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体,须吹数十层,而每层极薄,工艺极其细致精巧;高温铜红釉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敏感的,它在氧化焰中呈绿色,在还原焰中呈红色,故掌握窑温与气氛也特别复杂困难,致使这种釉色能在红绿之间形成微妙的变化,令文人雅士和收藏家们赏玩时产生无限的浪漫遐想。“这个自然,所有的鉴定师都说太白尊器型比例比较合适,口部很小巧,而且有些外翻,肩腹之间的过度很是自然。另外,釉色的发色很纯正,红色匀和晶莹,微微有些绿苔夹杂在中间。再有就是其胎质洁白而细腻,并且有糯米感。这完全就是正宗的太白尊豇豆红的特点,当时听得我也非常满意,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问题不成?”米特点了点头道。其实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算这东西是赝品,他们也没什么损失,所以就实话实说了。张天元继续道:“你有没有觉得,这东西有点太完美了一点?”“太完美不是好事儿吗?”温蒂和李云璐都有些不解。张天元摇了摇头道:“我方才仔细查看过了瓷器釉下的气泡大小不一。侧光看,还有淡淡的乳白色光晕